披袍擐甲 [ pī páo huàn jiǎ ]
披:穿着;擐:套穿。穿着战袍,套起铠甲。形容做起战斗准备
晋阳之甲 [ jìn yáng zhī jiǎ ]
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“晋阳之甲”。
片甲不留 [ piàn jiǎ bù liú ]
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。形容全军覆没。
片甲不存 [ piàn jiǎ bù cún ]
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。形容全军覆没。
束蕴请火 [ shù yùn qǐng huǒ ]
比喻求助于人。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。同“束缊请火”。
弃甲曳兵 [ qì jiǎ yè bīng ]
丢掉盔甲,拖着武器。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。
洞如观火 [ dòng rú guān huǒ ]
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,好象看火一样。同“洞若观火”。
腹中鳞甲 [ fù zhōng lín jiǎ ]
鳞甲:比喻人多巧诈之心。比喻居心险恶
火树银花 [ huǒ shù yín huā ]
火树:火红的树,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,指灯光雪亮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
救焚拯溺 [ jiù fén zhěng nì ]
焚:火灾;溺:水灾。救人于水火之中。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。
如荼如火 [ rú tú rú huǒ ]
荼:像茅草花一样白;火:像火一样红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
整甲缮兵 [ zhěng jiǎ shàn bīng ]
整顿甲胄,修理兵器。谓作好战备。
积甲山齐 [ jī jiǎ shān qí ]
兵甲堆叠如山。极言其多。
抛戈弃甲 [ pāo gē qì jiǎ ]
丢掉武器,扔掉铠甲。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。
擐甲操戈 [ huàn jiǎ cāo gē ]
擐:穿,套。穿上铠甲,手拿武器。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。
刀耕火耘 [ dāo gēng huǒ yún ]
犹刀耕火种。
枕戈寝甲 [ zhěn gē qǐn jiǎ ]
枕着戈、穿着铠甲睡。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。
膏火之费 [ gāo huǒ zhī fèi ]
膏:点灯的油;膏火:灯火。借指求学的费用。
众怒如水火 [ 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]
众人的愤怒像水火一样厉害
放火烧山 [ fàng huǒ shāo shān ]
比喻煽风点火,挑拨离间。
飞蛾扑火 [ fēi é pū huǒ ]
飞蛾扑到火上,比喻自取灭亡。
蹈赴汤火 [ dǎo fù tāng huǒ ]
比喻不避艰险。同“蹈汤赴火”。
握拳透掌 [ wò quán tòu zhǎng ]
紧握拳头,指甲穿过掌心。形容愤慨到极点。同“握拳透爪”。
火耨刀耕 [ huǒ nòu dāo gēng ]
犹火耕。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。
以火去蛾 [ yǐ huǒ qù é ]
娥喜投火,用火驱赶飞蛾,蛾越多。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,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。
【成语拼音】huǒ jiǎ
【成语解释】明 代户籍制度的单位。亦指户甲之长。 明 祝允明 《猥谈·无故之死》:“明日内旨取看,火甲觅丐与儿,皆亡矣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七回:“﹝ 李知县 ﹞併责令地方火甲,跟同 西门庆 家人,即将尸烧化讫来回话。”《明史·循吏传·李骥》:“ 河南 境多盗, 驥 为设火甲,一户被盗,一甲偿之。”英文翻译1.firebu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