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满志骄 [ qì mǎn zhì jiāo ]
指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同“气充志骄”。
党同妒异 [ dǎng tóng dù yì ]
犹言党同伐异。指结帮分派,偏向同伙,打击不同意见的人。
并存不悖 [ bìng cún bù bèi ]
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。
闻风而兴 [ wén fēng ér xīng ]
一听到风声,就立刻起来响应。同“闻风而起”。
炊臼之痛 [ chuī jiù zhī tòng ]
比喻丧妻。同“炊臼之戚”。
邈以山河 [ miǎo yǐ shān hé ]
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。同“邈若山河”。
一门同气 [ yī mén tóng qì ]
指同门兄弟。
芝艾俱尽 [ zhī ài jù jìn ]
芝艾:香草和臭草,比喻美和恶。芝艾同被烧毁。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
同仇敌忾 [ tóng chóu dí kài ]
同仇:共同对敌;敌:对抗,抵拒;忾:愤怒。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
同尘合污 [ tóng chén hé wū ]
指行为同于流俗之人,合于污浊之世。
普天同庆 [ pǔ tiān tóng qìng ]
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。
仁同一视 [ rén tóng yī shì ]
犹言一视同仁。
安危与共 [ ān wēi yǔ gòng ]
共同享受安乐,共同承担危难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连。
胡越同舟 [ hú yuè tóng zhōu ]
犹言吴越同舟。指关系疏远者,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。
同休共戚 [ tóng xiū gòng qī ]
①指同欢乐共忧患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②偏指共患难。亦作“同休等戚”。
同仇敌慨 [ tóng chóu dí kǎi ]
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同“同仇敌忾”。
琴瑟和同 [ qín sè hé tóng ]
琴瑟:两种弦乐器名。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。比喻夫妻关系和谐
驱雷策电 [ qū léi cè diàn ]
比喻神通广大。同“驱雷掣电”。
更唱叠和 [ gēng chàng dié hé ]
指相互以诗词酬答。同“更唱迭和②”。
同心并力 [ tóng xīn bìng lì ]
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休戚是同 [ xiū qī shì tóng ]
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
良时美景 [ liáng shí měi jǐng ]
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同“良辰美景”。
一口同声 [ yī kǒu tóng shēng ]
犹一口同音。
五侯九伯 [ wǔ hóu jiǔ bó ]
五侯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诸侯;九伯:九州之长。泛指天下诸侯
冰炭不同炉 [ bīng tàn bù tóng lú ]
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。
【成语拼音】zhōu tóng
【成语解释】官名。即州同知,为知州的副职。 明 冯梦龙 《古今谭概·谈资》:“﹝ 陈询 ﹞在翰林时忤一权贵,出为州同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翰林官》:“ 康熙 十六年十月, 圣祖 始设南书房,以侍读学士 张英 、序班 高士奇 、州同 励杜訥 入直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回:“他身上原有一个州同,就此加捐一个知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