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底春风 [ bǐ dǐ chūn fēng ]
形容绘画、诗文生动,如春风来到笔下。
龙章凤姿 [ lóng zhāng fèng zī ]
章:文采。蛟龙的文采,凤凰的姿容。比喻风采出众。
风华正茂 [ fēng huá zhèng mào ]
风华:风采、才华;茂:旺盛。正是青春焕发、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、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。
美人香草 [ měi rén xiāng cǎo ]
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贝锦萋菲 [ bèi jǐn qī fēi ]
贝锦:指锦文,比喻诬陷人的谗言;萋菲:通“萋斐”,文采相错杂。比喻谗言
雕玉双联 [ diāo yù shuāng lián ]
雕玉:用玉雕成,形容华美、工巧;双联:律诗中相对偶的两句。形容属对极为精巧。
御沟红叶 [ yù gōu hóng yè ]
御沟:流经宫苑的河道。指红叶题诗的故事,后用以比喻男女奇缘。亦作“御沟流叶”、“红叶之题”。
悔不当初 [ huǐ bù dāng chū ]
悔:后悔;当初:开头,起初。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。
斗方名士 [ dǒu fāng míng shì ]
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
诗酒风流 [ shī jiǔ fēng liú ]
作诗饮酒。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,故称。
輶轩之使 [ yóu xuān zhī shǐ ]
輶轩:轻便的车。乘轻便车的使者。指帝王的使臣
炫昼缟夜 [ xuàn zhòu gǎo yè ]
指李花色白,其光采或照耀于白天,或显现于夜晚。
江淹才尽 [ jiāng yān cái jìn ]
南朝梁江淹,少有文名,世称江郎。晚年诗文无佳句,时人谓之才尽。后来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。
香草美人 [ xiāng cǎo měi rén ]
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采薪之患 [ cǎi xīn zhī huàn ]
病了不能打柴。自称有病的婉辞。
沁人心脾 [ qìn rén xīn pí ]
沁:渗入。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,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。
泓峥萧瑟 [ hóng zhēng xiāo sè ]
形容诗文意境深远。引申指幽雅恬静。
诗书礼乐 [ shī shū lǐ lè ]
古代儒家六经即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乐经》
画意诗情 [ huà yì shī qíng ]
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。
裁月镂云 [ cái yuè lòu yún ]
剪裁明月,雕刻云霞。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,景物描绘的新巧。
轻莹秀彻 [ qīng yíng xiù chè ]
莹:光洁明亮;秀:秀丽;彻:透彻。比喻诗文的意境新、词藻精、语句俊雅。
风云变态 [ fēng yún biàn tài ]
变态:改变常态。风云改变常态。形容诗文变化多姿。
清莹秀彻 [ qīng yíng xiù chè ]
莹:光洁明亮;彻:通透。清洁光亮、秀丽透彻。形容诗文意境清新,词藻华美
落花无言 [ luò huā wú yán ]
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。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。
诗情画意 [ shī qíng huà yì ]
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。
【成语拼音】cǎi shī
【成语解释】搜集民歌。 唐 皮日休 《奉和鲁望樵人十咏·樵歌》:“若遇採诗人,无辞收鄙陋。” 宋 梅尧臣 《田家语》诗序:“因録田家之言次为文,以俟採诗者云。”采集民间歌谣。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,为统治阶级观风俗、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古有采诗之官,王者所以观风俗,知得失,自考正也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孟春之月,羣居者将散,行人振木鐸徇於路,以采诗,献之大师,比其音律,以闻於天子。” 汉 王褒 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今刺史质敏以流惠,舒化以扬名,采诗以显至德,歌咏以董其文。” 章炳麟 《国故论衡·辨诗》:“ 五季 以降,虽四言之铭,且拱手谢不敏,岂独采诗可以观政云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