夙夜在公 [ sù yè zài gōng ]
从早到晚,勤于公务。
执柯作伐 [ zhí kē zuò fá ]
执:拿着;柯:斧头柄;伐:采伐。手执斧头去采伐。指给人做媒。
干名采誉 [ gān míng cǎi yù ]
干:求;采:取。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。
炳炳烺烺 [ bǐng bǐng lǎng lǎng ]
光亮鲜明。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。
神采焕发 [ shén cǎi huàn fā ]
神采:人的精神、神气和光彩;焕发:光彩四射。形容精神饱满,生气勃勃的风貌。
优游卒岁 [ yōu yóu zú suì ]
悠闲度日。
脱手弹丸 [ tuō shǒu dàn wán ]
形容诗作圆转流畅。
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 [ yī rì bù jiàn , rú gé sān qiū ]
一天不见,就好象过了三年。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。
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 [ shī zhōng yǒu huà,huà zhōng yǒu shī ]
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,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。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。
诗中有画 [ shī zhōng yǒu huà ]
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,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。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。
无精打采 [ wú jīng dǎ cǎi ]
采:兴致。形容精神不振,提不起劲头。
沈诗任笔 [ shěn shī rèn bǐ ]
①南朝梁沈约以诗着称,任昉以表、奏、书、启诸体散文擅名,时人称为“沈诗任笔”。笔,指无韵之文。②用以泛指诗文。
举手可采 [ jǔ shǒu kě cǎi ]
举:抬起;采:摘,拿。一抬手就可以拿到。比喻极容易取得
丰富多采 [ fēng fù duō cǎi ]
采:通“彩”,颜色,花色。内容丰富,花色繁多,形式多样。
缀玉联珠 [ zhuì yù lián zhū ]
缀:连接。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
沉著痛快 [ chén zhù tòng kuài ]
坚劲而流利,遒劲而酣畅。形容诗文、书法遒劲流利。
衣不重采 [ yī bù zhòng cǎi ]
重:重叠;采:通“彩”。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,生活节俭
诗酒朋侪 [ shī jiǔ péng chái ]
侪:等辈,同类的人。作诗饮酒的朋友。同“诗朋酒友”。
孟诗韩笔 [ mèng shī hán bǐ ]
孟郊的诗,韩愈的文笔。指诗文佳作
体物缘情 [ tǐ wù yuán qíng ]
指诗赋的状物与抒情。
独出心裁 [ dú chū xīn cái ]
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。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。
匡鼎解颐 [ kuāng dǐng jiě yí ]
指讲诗清楚明白,非常动听。
仙风道气 [ xiān fēng dào qì ]
犹仙风道骨。仙人的风度,道长的气概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。
罄山采木 [ qìng shān cǎi mù ]
罄:完,尽。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。比喻残酷剥削
酒龙诗虎 [ jiǔ lóng shī hǔ ]
比喻嗜酒善饮、才高能诗的人。
【成语拼音】cǎi shī
【成语解释】搜集民歌。 唐 皮日休 《奉和鲁望樵人十咏·樵歌》:“若遇採诗人,无辞收鄙陋。” 宋 梅尧臣 《田家语》诗序:“因録田家之言次为文,以俟採诗者云。”采集民间歌谣。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,为统治阶级观风俗、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古有采诗之官,王者所以观风俗,知得失,自考正也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孟春之月,羣居者将散,行人振木鐸徇於路,以采诗,献之大师,比其音律,以闻於天子。” 汉 王褒 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今刺史质敏以流惠,舒化以扬名,采诗以显至德,歌咏以董其文。” 章炳麟 《国故论衡·辨诗》:“ 五季 以降,虽四言之铭,且拱手谢不敏,岂独采诗可以观政云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