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材施教 [ yīn cái shī jiào ]
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教:教育。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
善男信女 [ shàn nán xìn nǚ ]
佛教用语。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。后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。
诗礼簪缨 [ shī lǐ zān yīng ]
诗礼:《诗经》和《周礼》,指礼教;簪缨:比喻高官。讲究礼教的高官显宦。
得马折足 [ dé mǎ shé zú ]
指因福而得祸。
谨毛失貌 [ jǐn máo shī mào ]
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,却忽略了整体面貌。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。
十年教训 [ shí nián jiào xùn ]
居民同心同德,积蓄力量。
生寄死归 [ shēng jì sǐ guī ]
寄:暂居。生似暂寓,死如归去。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。
举无遗策 [ jǔ wú yí cè ]
举:提出;策:计谋、办法。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。形容足智多谋。
胁不沾席 [ xié bù zhān xí ]
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。
不忘母训 [ bù wàng mǔ xùn ]
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
认鸡作凤 [ rèn jī zuò fèng ]
佛教语。指认凡庸为珍贵。
敖世轻物 [ áo shì qīng wù ]
敖,通“傲”。鄙弃世俗,看不起别人。也指高傲自大。
家给人足 [ jiā jǐ rén zú ]
家家衣食充裕,人人生活富足。
通商惠工 [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]
通商:便利各地货物交流;惠:给人以好处。使贸易畅通,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。
微乎其微 [ wēi hū qí wēi ]
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。
取予有节 [ qǔ yǔ yǒu jié ]
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,比喻不苟贪得。
含牙戴角 [ hán yá dài jiǎo ]
有牙有角,形容兽类。同“含牙带角”。
上下一心 [ shàng xià yī xīn ]
上上下下一条心。
怨家债主 [ yuàn jiā zhài zhǔ ]
佛教指与我有冤仇的人。
善男善女 [ shàn nán shàn nǚ ]
佛教用语。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。后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。
跛鳖千里 [ bǒ biē qiān lǐ ]
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,也能走千里。比喻只要坚持不懈,即使条件很差,也能成功。
呼不给吸 [ hū bù jǐ xī ]
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。
盲者得镜 [ máng zhě dé jìng ]
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。也比喻埋没人才。
黑灯下火 [ hēi dēng xià huǒ ]
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。
有伤风化 [ yǒu shāng fēng huà ]
伤:妨碍、败坏;风化:风俗教化。败坏、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。指对社会风俗、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。
【成语拼音】xùn jiào
【成语解释】(1).谓施教化,使顺服。《吕氏春秋·执一》:“ 吴起 曰:‘治四境之内,成训教,变习俗,使君臣有义,父子有序,子与我孰贤?’”一本作“驯教”。(2).教导;教训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及帝崩, 竇太后 临朝, 严 乃退居自守,训教子孙。” 元 李文蔚 《圯桥进履》第二折:“差贫道降临凡世,训教此人。” 柳青 《铜墙铁壁》第五章:“老婆有点舍不得,他还常训教她。”(3).指谕告的文书。《普曜经·降神处胎品》:“或有説言:‘太子圣明,善制训教,端正殊妙,年幼难及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