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战不殆 [ bǎi zhàn bù dài ]
经历许多次战役,都没有遭到危险。形容善于用兵。
惊魂甫定 [ jīng hún fǔ dìng ]
甫:刚开始。惊惶失措的心情刚刚平定下来。
协心同力 [ xié xīn tóng lì ]
思想一致,并同努力。同“协心戮力”。
尺板斗食 [ chǐ bǎn dòu shí ]
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。
摇手触禁 [ yáo shǒu chù jìn ]
摇:动;触:触犯。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。比喻法令繁琐苛刻。
劳逸不均 [ láo yì bù jūn ]
逸:安逸、安乐。有的人过于辛劳,有的人过于安乐。
肥肉大酒 [ féi ròu dà jiǔ ]
肥:富饶,富足;大酒:美酒。指美好丰盛的饮食
力殚财竭 [ lì dān cái jié ]
殚:尽。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。
犬吠之警 [ quǎn fèi zhī jǐng ]
指抢劫、偷窃之类。
扼吭夺食 [ è háng duó shí ]
扼:用力掐着;亢:咽喉。扼住喉咙,夺走吃的东西。比喻使人处于绝境。
决策千里 [ jué cè qiān lǐ ]
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,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
面面相看 [ miàn miàn xiāng kàn ]
相视无言。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。
蛛游蜩化 [ zhū yóu tiáo huà ]
蜩:蝉。蛛的游网,蝉的蜕变。比喻技艺纯熟
了如观火 [ liǎo rú guān huǒ ]
了:明白。形容看得非常清楚
颐指气役 [ yí zhǐ qì yì ]
颐指:动下巴示意,指挥别人;气役:用神情气色支使人。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。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。
民力凋弊 [ mín lì diāo bì ]
人民生活穷困。
天下恟恟 [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 ]
形容局势动荡不安,群情喧扰
撩衣奋臂 [ liáo yī fèn bì ]
撩:揭起;奋:举起。揭开衣服,举起胳膊。形容准备动手的样子。
扼襟控咽 [ è jīn kòng yān ]
比喻据守险要之地。
宿蠹藏奸 [ sù dù cáng jiān ]
积久的弊政隐藏着坏人。
盛暑祁寒 [ shèng shǔ qí hán ]
祁:大。炎热的夏天,严寒的冬季。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
出敌意外 [ chū dí yì wài ]
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。
潜形匿影 [ qián xíng nì yǐng ]
隐蔽形迹,不露真相。同“潜形匿迹”。
招摇撞骗 [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]
撞骗:寻机骗人。假借名义,进行蒙骗欺诈。
安土乐业 [ ān tǔ lè yè ]
安居本土,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。
【成语拼音】rén yì
【成语解释】(1).仆役;奴婢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不仁不智,无礼无义,人役也。” 赵岐 注:“若此为人所役者也。”《文选·扬雄<剧秦美新>》:“经井田,免人役。” 李善 注引《汉书》:“ 莽 令更名天下奴婢曰私属,皆不得卖之。” 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奇谑·狐狸》:“有土工 宋留 ,暮遇一夫,自言欲为人役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四回:“又每日将各庄事件交付看庄人役。”(2).差役,差人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若认得是衙门人役,惹起疑心,祸不可测。”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·雅游》:“司有一官以主之,有衙署,有公座,有人役、刑杖、籤牌之类。”《宦海》第二回:“惟恐怕他们冒冒失失的放枪拒敌,一下子把这位藩台大人打死了,那时不但闹了大大的乱子,就是那跟去的一班人役,失於保护,哪里担得起这样的责任?”(3).服劳役的人。 郭沫若 《奴隶制时代·<侈靡篇>的研究》:“请看他的筑 阿房宫 ,筑 骊山 陵,筑长城,筑直道吧,动辄就是动员几十万的人役来兴建大规模的工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