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山胜川 [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 ]
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。
名山胜水 [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]
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。同“名山胜川”。
名山大川 [ míng shān dà chuān ]
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。
藏之名山 [ cáng zhī míng shān ]
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藏诸名山 [ cáng zhū míng shān ]
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 [ cáng zh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 ]
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名落孙山 [ míng luò sūn shān ]
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。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。
有仙则名 [ yǒu xiān zé míng ]
山中有了仙人居住,山就成为名山
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 [ cáng zh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 ]
诸:之于的合音;传:传布流传;其人:同道。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。
名山事业 [ míng shān shì yè ]
指著作。
三山五岳 [ sān shān wǔ yuè ]
五岳:泰山、华山、衡山、嵩山、恒山。泛指名山或各地。
名山之席 [ míng shān zhī xí ]
指书院负责人。
美其名曰 [ měi qí míng yuē ]
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(名称)叫做……
隐名埋姓 [ yǐn míng mái xìng ]
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。同“隐姓埋名”。
荆山之玉 [ jīng shān zhī yù ]
荆山:山名,此山产宝玉,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。比喻极珍贵的东西。
搜奇访古 [ sōu qí fǎng gǔ ]
搜:搜索,寻求。搜寻奇山异水,访问名胜古迹
蜗利蝇名 [ wō lì yíng míng ]
蜗牛角样的小利;苍蝇头般的微名。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
庐山面目 [ lú shān miàn mù ]
庐山:山名,在江西省九江市南。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。
姑射神人 [ gū yè shén rén ]
姑射:山名;神人:得道的人。原指姑叶山的得到真人。后泛指美貌女子。
重于泰山,轻于鸿毛 [ zhòng yú tài shān,qīng yú hóng máo ]
泰山:山名,在山东省,主峰海拔1524米;鸿毛:大雁的毛。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,指双重价值
愁山闷海 [ chóu shān mèn hǎi ]
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
潜山隐市 [ qián shān yǐn shì ]
潜:深藏。在山林中潜迹,在市井中隐身
枕山负海 [ zhěn shān fù hǎi ]
靠山依海。同“枕山襟海”。
韩康卖药 [ hán kāng mài yào ]
隐士逃名避世。指卖药
指名道姓 [ zhǐ míng dào xìng ]
明确指出姓和名。
【成语拼音】míng shān
【成语解释】(1).著名的大山。古多指五岳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是故因天事天,因地事地,因名山升中于天,因吉土以饗帝于郊。” 郑玄 注:“名,犹大也。” 孙希旦 集解:“名山,谓五岳也。” 唐 李白 《秋下荆门》诗:“此行不为鱸鱼鱠,自爱名山入 剡 中。” 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刘书樵晋游诗选》:“ 晋国 名山不可数, 恒岳 居尊 太岳 附。” 郭小川 《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》诗一:“它上面:没有名山,没有盛景,没有古庙。”(2).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以拾遗补艺,成一家之言……藏之名山,副在京师,俟后世圣人君子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言正本藏之书府,副本留京师也。《穆天子传》云:‘天子北征,至于 羣玉之山 ,河平无险,四彻中绳,先王所谓策府。’ 郭璞 云:‘古帝王藏策之府。’则此谓‘藏之名山’是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内篇自序》:“余所著子书之数而别为此一部,名曰内篇……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,且欲缄之金匱,以示识者。”(3).借指著书立说。 清 谭嗣同 《夜成》诗:“斗酒纵横天下事,名山风雨百年心。” 康有为 《苏村卧病写怀》诗之三:“名山渺莽千秋业,大地苍茫七尺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