狷介之士 [ juàn jiè zhī shì ]
狷介:孤僻高傲,洁身自好。指孤僻高傲,不肯同流合污之人。
一介武夫 [ yī jiè wǔ fū ]
一介:一个;武夫:军人。一个军人。学中用作自谦之词。
互相推托 [ hù xiāng tuī tuō ]
彼此之间互相推托,谁也不愿承担责任
快心遂意 [ kuài xīn suì yì ]
犹言称心如意。形容心满意足,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。
九阍虎豹 [ jiǔ hūn hǔ bào ]
比喻凶残的权臣。同“九关虎豹”。
巴巴劫劫 [ bā bā jié jié ]
指心情急切的样子。
铢穪寸量 [ zhū bié cùn liàng ]
形容极精细地衡量、推究。 明 唐顺之 《与王龙溪郎中书》:“以尹之所樂者, 堯 舜 之道也,而秪銖穪寸量於一介取予之…
推亡固存 [ tuī wáng gù cún ]
推翻行亡道之国,巩固行存道之邦。
化若偃草 [ huà ruò yǎn cǎo ]
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。形容教化之易推行。
心惊胆怕 [ xīn jīng dǎn pà ]
内心惊惧害怕
互相推诿 [ hù xiāng tuī wěi ]
诿:也作“委”,推辞;推诿:把责任推给别人。彼此之间互相推托,谁也不愿承担责任。
屋上乌 [ wū shàng wū ]
屋上的乌鸦。指推爱之所及。
白衣公卿 [ bái yī gōng qīng ]
古时指进士。唐代人极看重进士,宰相多由进士出身,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,是说虽是白衣之士,但享有卿相的资望。
白衣卿相 [ bái yī qīng xiàng ]
古时指进士。唐代人极看重进士,宰相多由进士出身,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,是说虽是白衣之士,但享有卿相的资望。
崇德报功 [ chóng dé bào gōng ]
崇:尊重,推重。尊崇有德之人,酬报有功之人
道义之交 [ dào yì zhī jiāo ]
交:交情,友谊。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。指互相帮助,互相支持的朋友。
亡秦三户 [ wáng qín sān hù ]
指不畏强暴,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。
一决胜负 [ yī jué shèng fù ]
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。
七推八阻 [ qī tuī bā zǔ ]
比喻有意为难。
随高逐低 [ suí gāo zhú dī ]
犹言随高就低。
换骨夺胎 [ huàn gǔ duó tāi ]
比喻诗文活用古人之意,推陈出新。
以己之心,度人之腹 [ yǐ jǐ zhī xīn,duó rén zhī fù ]
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。同“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”。
纤介之失 [ xiān jiè zhī shī ]
纤介:细微。很小的过失。
一介之善 [ yī jiè zhī shàn ]
微小的善行。
一介之才 [ yī jiè zhī cái ]
指微小的才能。
【成语拼音】jiè zhī tuī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亦称“介子推”。春秋 晋 人。从 晋 公子 重耳(文公)出亡。历经各国,凡十九年。文公 还国为君,赏从亡者,介之推 不言禄,禄亦不及。与母隐于 绵山 而终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介子推 至忠也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晋侯 赏从亡者,介之推 不言禄,禄亦弗及。”明 胡侍《真珠船》卷七:“古人名字,人少知者…… 介之推 姓 王,名 光。”明 张萱《疑耀》卷二:“介之推、烛之武,介 与 烛 皆地名,非姓也。二人贤者,为国人所取信,故特标其地以异於众耳。”亦省称“介推”。汉 王符《潜夫论·遏利》:“白驹、介推 遯逃於山谷。”唐 李涉《长安闷作》诗:“每日除书空满纸,不曾闻有 介推 名。”郁达夫《初秋杂感》诗之二:“介推 辞禄人争说,韩信 称王事岂真?”
(二)、春秋 时人。清 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介推》:“《说苑》,介子推 十五为 荆 相,堂下有二十五进士,堂上有二十五老人,是又一 介子推 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