析辩诡辞 [ xī biàn guǐ cí ]
指巧言邪说。
百爪挠心 [ bǎi zhǎo náo xīn ]
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。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,心神不定
鲸吞蛇噬 [ jīng tūn shé shì ]
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。比喻侵吞兼并。
不知所从 [ bù zhī suǒ cóng ]
不知怎么办。形容拿不定主意
温良忍让 [ wēn liáng rěn ràng ]
听他人意志的摆布、忍让、屈从
背黑锅 [ bēi hēi guō ]
比喻代人受过。泛指受冤屈
忍辱偷生 [ rěn rǔ tōu shēng ]
偷:苟且。忍受屈辱,苟且活命。
降格相从 [ jiàng gé xiāng cóng ]
降:降低;格:规格,标准。指屈己从人
吞舟是漏 [ tūn zhōu shì lòu ]
本指大鱼漏网,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。
正言不讳 [ zhèng yán bù huì ]
说话爽直,毫无忌讳。
当行出色 [ dāng háng chū sè ]
指做本行本业的事,成绩特别显著。
赴险如夷 [ fù xiǎn rú yí ]
赴:投身进去;险:危险;如:像;夷:平坦。走向危险的道路,看作像平坦的大道。形容不避艰险。
绳不挠曲 [ shéng bù náo qū ]
绳:墨线,木匠用来取直的工具。挠:弯曲。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。比喻法律应公平公正,一视同仁,而不应有所偏袒。
赏善不遗匹夫 [ shǎng shàn bù yí pǐ fū ]
匹夫:平民百姓。赏赐善行不遗忘平民百姓。即平民百姓有功劳也应奖赏。
挠曲枉直 [ náo qū wǎng zhí ]
指矫正曲直。
正气之歌 [ zhèng qì zhī gē ]
形容无私无畏、刚正不屈的精神
断头将军 [ duàn tóu jiāng jūn ]
比喻坚决抵抗,宁死不屈的将领。
计穷力诎 [ jì qióng lì qū ]
计策、力量都用完了。见“计穷力屈”。
寸有所长 [ cùn yǒu suǒ cháng ]
寸比尺短,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。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,也会有他的长处。
乐不可言 [ lè bù kě yán ]
快乐到了极点,没法用语言来表达。
冥昭瞢暗 [ míng zhāo méng àn ]
冥:昏暗;昭:明;瞢暗:昼夜未分。指昼夜未分时的混沌状态
水激则旱 [ shuǐ jī zé hàn ]
水流矢飞,受阻则劲悍而去远。旱,通“悍”。比喻因祸致福。
澧兰沅芷 [ lǐ lán yuán zhǐ ]
沅、澧:都是水名;兰、芷:都是香草。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。
卑身贱体 [ bēi shēn jiàn tǐ ]
①谓俭约勤苦。②弯腰俯首,屈从奉迎。
粉白黛绿 [ fěn bái dài lǜ ]
泛指女子的妆饰。
【成语拼音】náo qū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屈服。《周书·王思政传》:“引见 文襄,辞气慷慨,无挠屈之容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淳化元年》:“牧守多勋旧武臣,倨贵陵下,济 未尝挠屈。”清 冯桂芬《与吉抚部书》:“至某等皆枢要所不喜,执事显与立异,毅然不为所挠屈。斯其居心,虽古大臣何以加之。”
(二)、枉曲。宋 欧阳修《论梁举直事封回内降札子》:“伏以曲庇小臣,挠屈国法,自前世帝王,苟有如此等事,史册书之。”《明史·耿九畴传》:“屡辨疑狱,无所挠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