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冤抱屈 [ huái yuān bào qū ]
心中有冤屈。
忠鲠不挠 [ zhōng gěng bù náo ]
鲠:鱼刺,引申为直。指忠诚正直,不肯屈服
蠖屈求伸 [ huò qū qiú shēn ]
蠖:昆虫名,行时屈伸其体。比喻人不遇时,则屈身求隐,待来日再展宏图。
鸣冤叫屈 [ míng yuān jiào qū ]
指申诉冤屈。
蒙冤受屈 [ mēng yuān shòu qū ]
蒙:受;冤:冤枉;屈:屈辱。遭受了冤枉和屈辱。
力屈势穷 [ lì qū shì qióng ]
屈:竭,穷尽;穷:尽。力量和势力均已穷尽
喊冤叫屈 [ hǎn yuān jiào qū ]
为遭受冤屈而喊叫。
坚贞不渝 [ jiān zhēn bù yú ]
坚守节操,决不改变。
宁死不屈 [ nìng sǐ bù qū ]
宁愿死也不屈服。
坚贞不屈 [ jiān zhēn bù qū ]
坚:坚定;贞:有节操;屈:屈服、低头。意志坚定,决不屈服。
龙骧蠖屈 [ lóng xiāng huò qū ]
比喻随时屈伸、上下。
衙官屈宋 [ yá guān qū sòng ]
衙官:军府的属官;屈:屈原;宋:宋玉。要以屈原、宋玉为属官。原为自夸文章好。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。
佶屈聱牙 [ jí qū áo yá ]
佶屈:曲折;聱牙:不顺口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聱牙佶屈 [ áo yá jí qū ]
聱牙:不顺口;佶屈:曲折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屈指一算 [ qū zhǐ yī suàn ]
屈:弯曲。扳着指头一算
誓死不屈 [ shì sǐ bù qū ]
立誓宁死也不屈服。
左支右绌 [ zuǒ zhī yòu chù ]
支:支持;绌:屈曲,引伸为不足。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,左手支持,右手屈曲。指力量不足,应付了这方面,那方面又出了问题。
龙屈蛇伸 [ lóng qū shé shēn ]
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。
计穷力尽 [ jì qióng lì jìn ]
计:计策;穷、屈:尽,竭。计策、力量都用完了。
词穷理屈 [ cí qióng lǐ qū ]
指理由亏屈,无话可说。
屈艳班香 [ qū yàn bān xiāng ]
屈:指屈原;班:指班固。象《楚辞》、汉赋那样词藻艳丽,情味浓郁。称赞诗文优美。
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 [ dà zhí ruò qū,dà qiǎo ruò zhuō ]
直:正直;屈:理亏;巧:灵巧;拙:笨拙。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,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
不挠不折 [ bù náo bù zhé ]
不弯曲,不屈服。形容节操刚正,意志坚强。
冤天屈地 [ yuān tiān qū dì ]
形容非常冤枉委屈。
以屈求伸 [ yǐ qū qiú shēn ]
屈:弯曲;伸:伸直伸展。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。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。
【成语拼音】náo qū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屈服。《周书·王思政传》:“引见 文襄,辞气慷慨,无挠屈之容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淳化元年》:“牧守多勋旧武臣,倨贵陵下,济 未尝挠屈。”清 冯桂芬《与吉抚部书》:“至某等皆枢要所不喜,执事显与立异,毅然不为所挠屈。斯其居心,虽古大臣何以加之。”
(二)、枉曲。宋 欧阳修《论梁举直事封回内降札子》:“伏以曲庇小臣,挠屈国法,自前世帝王,苟有如此等事,史册书之。”《明史·耿九畴传》:“屡辨疑狱,无所挠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