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门纳婿 [ zhāo mén nà xù ]
招门:招进门。旧时男子家贫,女家无子,招以为婿
箪食壶浆 [ dān shí hú jiāng ]
食:食物;浆:汤。百姓用箪盛饭,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。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。
鹤子梅妻 [ hè zǐ méi qī ]
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、以梅为妻事。亦喻指妻子儿女。
君子之交淡若水 [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uò shuǐ ]
君子:品行端正的人。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,而不是互相拉拢、利用
掩耳盗铃 [ yǎn ěr dào líng ]
掩:遮蔽,遮盖;盗:偷。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。
三盈三虚 [ sān yíng sān xū ]
盈:满。虚:空。指孔子的满门弟子,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,多次离开孔子之门。形容讲学效果好,影响大。
奸狡诡谲 [ jiān jiǎo guǐ jué ]
奸:奸诈;狡:狡猾;诡谲:狡猾。指为人奸诈狡猾
怡然自得 [ yí rán zì dé ]
怡然:安适愉快的样子。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。
杀彘教子 [ shā zhì jiào zǐ ]
彘:猪。父母说话算数,教子诚实无欺。
探囊胠箧 [ tàn náng qū qiè ]
用手摸袋子,撬开小箱子。指偷盗。
胡服骑射 [ hú fú qí shè ]
胡: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。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,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、射箭等武艺。
黄口孺子 [ huáng kǒu rú zǐ ]
黄口:儿童;孺子:小孩子。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。
人不聊生 [ rén bù liáo shēng ]
聊:依赖,凭借。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。
吊死问生 [ diào sǐ wèn shēng ]
吊:吊祭;问:问候,慰问。吊祭死者,慰问活人
宣化承流 [ xuān huà chéng liú ]
宣布恩德,承受风教。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。
设棁之辰 [ shè zhuō zhī chén ]
帨:女子的佩巾;辰:时辰。古时风俗,生了女孩,就放一条佩巾在六的右首。旧指女子的生日。
设棁良辰 [ shè zhuō liáng chén ]
帨:女子的佩巾;辰:时辰。古时风俗,生了女孩,就放一条佩巾在六的右首。旧指女子的生日。
孝子顺孙 [ xiào zǐ shùn sūn ]
指孝顺父母的儿子,有德行的孙子。
挑幺挑六 [ tiāo yāo tiāo liù ]
幺、六:骰子的点了。挑剔,找差错。
断子绝孙 [ duàn zǐ jué sūn ]
没有儿子,也没有孙子。指没有后代。
黄冠草服 [ huáng guān cǎo fú ]
粗劣的衣着。借指平民百姓。有时指草野高逸。
子不语怪 [ zǐ bù yǔ guài ]
子:孔子;语:谈论。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
踽踽凉凉 [ jǔ jǔ liáng liáng ]
落落寡合的样子;狷介的样子。也指独行的样子。
郁郁芊芊 [ yù yù qiān qiān ]
犹言郁郁葱葱。①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。②气盛的样子。
发愤展布 [ fā fèn zhǎn bù ]
发愤:下决心,立志;展:伸展;布:展开;展布:施展才能、抱负。发奋振作,施展才能
【成语拼音】zǐ xì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泛指子孙、后辈。《礼记·丧大记》:“既正尸,子坐于东方,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。”郑玄 注:“子姓,谓众子孙也。”《新唐书·吕才传》:“法曰:‘官爵富贵,葬可致也;年寿脩促,子姓蕃衍,葬可招也。’”宋 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十四:“有 易安室 者,父祖皆出 韩公 门下;今家世沦替,子姓寒微,不敢望公之车尘。”清 赵翼《五十初度》诗:“家风岂敢夸 颜 柳,或可垂为子姓规。”章炳麟《五朝法律索隐》:“準此,是 汉 魏 旧法:谋杀、故杀、贼杀诸科,官未能理者,听其子姓復仇。”
(二)、谓子辈;子女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 已为大将军后,方盛,蚡 为诸郎,未贵,往来侍酒 魏其,跪起如子姓。”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秦穆公 谓 伯乐 曰:‘子之年长矣,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?’对曰:‘……臣之子皆下材也,可告以良马,而不可告以天下之马。’”高诱 注:“子姓,谓 伯乐 子。”唐 赵元一《奉天录》卷一:“凡掠良家子姓,悉为贱隶;六畜资财,埽地而尽。”《新唐书·杨慎矜传》:“鉷 父与 慎矜 外兄弟也,故与 鉷 狎。及为侍御史,繇 慎矜 所引;后迁中丞,同列,慎矜 犹以子姓畜之,鉷 负 林甫 势;滋不平。”
(三)、特指孙辈。《仪礼·特牲馈食礼》:“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,立于主人之南,西面北上。”郑玄 注:“言子姓者,子之所生。”贾公彦 疏:“云子之所生,则孙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