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见洽闻 [ guǎng jiàn qià wén ]
洽:广博。看的广,听的多。形容见识广博。
深闭固拒 [ shēn bì gù jù ]
固:坚决;距:同“拒”,拒绝。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
弦歌之音 [ xián gē zhī yīn ]
弦歌:弦乐。弹琴和唱歌的声音。泛指教学活动
一念之误 [ yī niàn zhī wù ]
一个念头的差错。同“一念之差”。
著作等身 [ zhù zuò děng shēn ]
形容著述极多,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。
饮水知源 [ yǐn shuǐ zhī yuán ]
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。
祇树有缘 [ zhǐ shù yǒu yuán ]
祇树:梵语,即祇园,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,为释迦牟尼往舍国说法时居停之处。指与佛法有缘分。
阿弥陀佛 [ ē mí tuó fó ]
佛教语,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,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。
称功诵德 [ chēng gōng sòng dé ]
称:称道;功:功绩;德:德行。颂扬功绩和德行
记问之学 [ jì wèn zhī xué ]
只是记诵书本,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。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,不成体系。
摇头摆脑 [ yáo tóu bǎi nǎo ]
脑袋摇来摇去。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。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。
心安神泰 [ xīn ān shén tài ]
泰:通畅,平安。心神安宁,泰然自若
深闭固距 [ shēn bì gù jù ]
紧紧闭关,坚决抵制。
三年不窥园 [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]
窥:偷看。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。形容学习、研究专心致志
吟风弄月 [ yín fēng nòng yuè ]
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。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。
磨盾之暇 [ mó dùn zhī xiá ]
暇:闲暇,余暇。指在战争的余暇。
回肠结气 [ huí cháng jié qì ]
回:回转。使肝肠回旋,使心气激荡。形容文章、乐曲十分婉转动人
数墨寻行 [ shǔ mò xún háng ]
数墨:一字字地读;寻行:一行行地读。指只会诵读文句,而不能理解义理。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。
愤时嫉俗 [ fèn shí jī sú ]
愤:愤恨,不满;嫉:憎恶,仇恨;俗:世俗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
吟风咏月 [ yín fēng yǒng yuè ]
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。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。
此中三昧 [ cǐ zhōng sān mèi ]
三昧:佛教用语,梵文音译词,意思是“正定”,即屏绝杂念,使心神平静,是佛门修养之法。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。
拘文牵俗 [ jū wén qiān sú ]
拘:拘束;牵:牵制,束缚。受到繁文陋俗的束缚
染旧作新 [ rǎn jiù zuò xīn ]
指改头换面,以旧充新。
倒背如流 [ dào bèi rú liú ]
背:背诵。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,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。形容背得非常熟练,记得非常牢。
著于竹帛 [ zhù yú zhú bó ]
着:写作。竹帛:竹简和绢。在竹简和绢上写作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