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鼻而过 [ yǎn bí ér guò ]
捂着鼻子走过去。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。
丧心病狂 [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]
丧失理智,象发了疯一样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,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。
薰莸不同器 [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]
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
抟沙嚼蜡 [ tuán shā jiáo là ]
比喻空虚而无味。
口齿生香 [ kǒu chǐ shēng xiāng ]
嘴和牙齿都有香味。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,隽永宜人。
薰莸错杂 [ xūn yóu cuò zá ]
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类;错:杂错。把香草和臭草夹杂在一起。比喻善恶好坏混杂不分
附膻逐臭 [ fù shān zhú chòu ]
膻:羊臊气。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
蚁附蝇趋 [ yǐ fù yíng qū ]
如蚁附膻,如蝇逐臭。指攀附奉承别人。
薰莸无辨 [ xūn yóu wú biàn ]
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类;辨:明察。分不清香草和臭草。比喻善恶好坏不分,是非混淆
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 [ liú shuǐ bù fǔ,hù shū bù dù ]
腐:臭;枢:门轴;蠹:蛀。流动的水不会发臭,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。
肥醲甘脆 [ féi nóng gān cuì ]
醲:指酒性浓烈;甘脆:美味。味美的食物。泛指美好的酒食
余响绕梁 [ yú xiǎng rào liáng ]
形容歌声高亢圆润,余韵无穷。亦比喻诗文意味深长,耐人寻味。
熏莸不同器 [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]
熏莸:香草和臭草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
衣不完采 [ yī bù wán cǎi ]
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
手头不便 [ shǒu tóu bù biàn ]
手头:手边;便:方便。指手头缺钱
甘脆肥醲 [ gān cuì féi nóng ]
甘脆:美味;醲:指酒性浓烈。味美的食物。泛指美好的酒食
寻绎吟玩 [ xún yì yín wán ]
寻绎:反复推求;吟玩:探索玩味。反复探究事理,寻思体味
异香异气 [ yì xiāng yì qì ]
特异的香味和气息
马勃牛溲 [ mǎ bó niú sōu ]
马勃:马屁菌;牛溲:车前草。借指不值钱的东西。
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 [ yú yīn rào liáng,sān rì bù jué ]
余音:音乐的余味;绝:断。形容歌声高亢、优美悦耳,余味无穷
阿匼取容 [ ē kē qǔ róng ]
阿匼:一味迎合的样子。一味巴结别人以求得他们的喜欢
不瘟不火 [ bù wēn bù huǒ ]
瘟:戏曲沉闷乏味;火:比喻紧急急促。指戏曲不沉闷乏味,也不急促
殚智竭力 [ dān zhì jié lì ]
殚:竭尽。用尽智慧和力量。
坐不重席 [ zuò bù chóng xí ]
坐不用双层席子。比喻生活节俭。
熬清受淡 [ áo qīng shòu dàn ]
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。
【成语拼音】chòu wèi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臭恶之气味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饔》“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”汉 郑玄 注:“腥臊羶香可食者,是别其不可食者,则所谓者皆臭味也。”清 赵翼《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》:“臭味輼輬不可亲,嗜痂偏作席间珍。”
(二)、气味。汉 仲长统《昌言下》:“性类纯美,臭味芬香,孰有加此乎?”宋 苏轼《题杨次公蕙》诗:“蕙本兰之族,依然臭味同。”
(三)、比喻志趣。汉 蔡邕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亲昭朋徒,臭味相与,大会而葬之。”唐 元稹《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》:“吾兄諳性灵,崔子 同臭味。投此挂冠词,一生还自恣。”清 方苞《赠潘幼石序》:“岂臭味之同,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?”
(四)、比喻同类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季武子 曰:‘谁敢哉!今譬於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’”杜预 注:“言同类。”唐 李百药《房彦谦碑》:“且復留连宴赏,提携臭味,登山临水,必动咏言。”宋 苏轼《下财启》:“夙缘契好,获媾婚姻,顾门阀之虽微,恃臭味之不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