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膻逐腥 [ fù shān zhú xīng ]
膻:羊肉的气味。依附、追逐有膻腥气味的东西。比喻巴结权贵,追逐个人利益。亦作“附膻逐秽”。
遗臭万载 [ yí chòu wàn zǎi ]
死后恶名流传,永远受人唾骂。
心不在焉 [ xīn bù zài yān ]
心思不在这里。指思想不集中。
面目可憎 [ miàn mù kě zēng ]
憎:厌恶。面貌神情卑陋,使人看了厌恶。
声希味淡 [ shēng xī wèi dàn ]
指平淡无奇,没有什么名声。有曲高和寡,不为人知之意。
珍味佳肴 [ zhēn wèi jiā yáo ]
在味觉和嗅觉上极令人喜欢的食物
芝艾并焚 [ zhī ài bìng fén ]
芝艾:香草和臭草,比喻善恶和美丑。比喻贵贱、贤愚、良莠同归于尽
朽木粪土 [ xiǔ mù fèn tǔ ]
朽木:烂木头;粪土:脏土臭泥。比喻不堪造就、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。
衣不择采 [ yī bù zé cǎi ]
衣服不选择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
理过其辞 [ lǐ guò qí cí ]
过:超过。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
心平气定 [ xīn píng qì dìng ]
心气平定,没有杂念。
日削月割 [ rì xuē yuè gē ]
每日每月割让土地。形容一味割地求和。
凿骨捣髓 [ záo gǔ dǎo suǐ ]
形容十分刻毒。
乳臭未除 [ rǔ chòu wèi chú ]
比喻年幼。
絮果兰因 [ xù guǒ lán yīn ]
兰因:比喻美好的结合;絮果:比喻离散的结局。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,最终离异。
贪位取容 [ tān wèi qǔ róng ]
取容:取得别人的欢喜。贪图权位,取悦于人
醇酒妇人 [ chún jiǔ fù rén ]
醇酒:味厚的酒。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。
滑天下之大稽 [ huá tiān xià zhī dà jī ]
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(带讽刺意味)。
俨乎其然 [ yǎn hū qí rán ]
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。带有讽刺意味。
猪八戒吃人参果,全不知滋味 [ 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,quán bù zhī zī wèi ]
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,来不及细尝。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,实则无所收获
食味方丈 [ shí wèi fāng zhàng ]
形容吃的阔气。同“食前方丈”。
眠云卧石 [ mián yún wò shí ]
比喻山居生活。
自己人 [ zì jǐ rén ]
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内人
疏影暗香 [ shū yǐng àn xiāng ]
出自宋·林逋《山园小梅》,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,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。
室不崇坛 [ shì bù chóng tán ]
室:房屋;坛:堂基。指盖房子不加高地。比喻不崇尚奢华
【成语拼音】chòu wèi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臭恶之气味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饔》“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”汉 郑玄 注:“腥臊羶香可食者,是别其不可食者,则所谓者皆臭味也。”清 赵翼《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》:“臭味輼輬不可亲,嗜痂偏作席间珍。”
(二)、气味。汉 仲长统《昌言下》:“性类纯美,臭味芬香,孰有加此乎?”宋 苏轼《题杨次公蕙》诗:“蕙本兰之族,依然臭味同。”
(三)、比喻志趣。汉 蔡邕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亲昭朋徒,臭味相与,大会而葬之。”唐 元稹《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》:“吾兄諳性灵,崔子 同臭味。投此挂冠词,一生还自恣。”清 方苞《赠潘幼石序》:“岂臭味之同,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?”
(四)、比喻同类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季武子 曰:‘谁敢哉!今譬於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’”杜预 注:“言同类。”唐 李百药《房彦谦碑》:“且復留连宴赏,提携臭味,登山临水,必动咏言。”宋 苏轼《下财启》:“夙缘契好,获媾婚姻,顾门阀之虽微,恃臭味之不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