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久之计 [ chí jiǔ zhī jì ]
持久:持之以久,即长久。长久的打算或谋略。
自今已后 [ zì jīn yǐ hòu ]
从今以后
鹤子梅妻 [ hè zǐ méi qī ]
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、以梅为妻事。亦喻指妻子儿女。
以观后效 [ yǐ guān hòu xiào ]
后效:以后的效果。指将罪犯从轻处分,再看他以后的表现。
柱石之寄 [ zhù shí zhī jì ]
寄:寄托。比喻国家委以重任,寄托很大的希望
成仁取义 [ chéng rén qǔ yì ]
成仁:杀身以成仁德;取义: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。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衣钵之传 [ yī bō zhī chuán ]
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。泛指前人思想、学问、技能的传授和继承。
至矣尽矣 [ zhì yǐ jìn yǐ ]
至:到。矣:语气助词。尽:极点。到了极点,无以复加。
以忍为阍 [ yǐ rěn wéi hūn ]
用忍耐作门。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,以免招来祸患。
攻玉以石 [ gōng yù yǐ shí ]
攻:加工,制造;以:借用。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。比喻以他人之长,治自己之短
知以藏往 [ zhī yǐ cáng wǎng ]
知:通“智”,机智。机智则善于积累往日的经验,以为来日的借鉴
声威天下 [ shēng wēi tiān xià ]
声威:声势。声势震动全世界。
以夜续昼 [ yǐ yè xù zhòu ]
犹言以夜继日。
二三其节 [ èr sān qí jié ]
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
礼让为国 [ lǐ ràng wéi guó ]
治理。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。
酌古沿今 [ zhuó gǔ yán jīn ]
指斟酌古今沿革,以明源流。
乳间股脚 [ rǔ jiān gǔ jiǎo ]
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。
越凫楚乙 [ yuè fú chǔ yǐ ]
同一只飞鸿,有人以为野鸭,有人以为燕子。比喻由于主观片面,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。
兴观群怨 [ xìng guān qún yuàn ]
兴:联想;观:观察;群:合群;怨:怨恨。古人认为读《诗经》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。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。
引以为荣 [ yǐn yǐ wéi róng ]
以此事为光荣。
磨厉以须 [ mó lì yǐ xū ]
指磨刀以待。比喻作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亦作“磨砺以须”。
乐不思蜀 [ lè bù sī shǔ ]
很快乐,不思念蜀国。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,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。
格格不纳 [ gé gé bù nà ]
指难以接受。
驱羊战狼 [ qū yáng zhàn láng ]
比喻以弱击强。
以色事人 [ yǐ sè shì rén ]
指妇女以姿色来博取男人的欢心。
【成语拼音】yǐ fǒu
【成语解释】亦作“以不”。犹言与否。表疑问之词,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“吗”。不,同“否”。《魏书·李顺传》:“卿往积岁,洞鉴废兴,若朕此年行师,当克以不?”《北史·元祯传》:“禎 告诸 蛮 曰:‘尔乡里作贼如此,合死以不?’”唐 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:“不知 杨侯 去时,城门外送者几人?车几两?马几匹?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?”朱熹 考异:“以、与通用。”《旧唐书·虢王凤传》:“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:‘可入朝以否?’子贡 报曰:‘来必取死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