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性难驯 [ yě xìng nán xùn ]
驯:顺服。动物的野性很难驯服。比喻人很难教导
魂耗神丧 [ hún hào shén sàng ]
耗:减损,消耗;丧:丧失。吓得魂魄都飞散了。形容极为惊恐,不知所措
家鸡野雉 [ jiā jī yě zhì ]
雉:野鸡。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,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,以示贱近与贵远。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。
问寝视膳 [ wèn qǐn shì shàn ]
指古代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。同“问安视膳”。
怒目而视 [ nù mù ér shì ]
睁圆了眼睛瞪视着。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。
柳门竹巷 [ liǔ mén zhú xiàng ]
指幽静俭朴的住宅。柳门竹巷依依在,野草青苔日日多。
山殽野湋 [ shān yáo yě wéi ]
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。同“山肴野蔌”。
视有如无 [ shì yǒu rú wú ]
视:看待。把有这回事看得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。形容不当一回事
熟视不睹 [ shú shì bù dǔ ]
熟视:细看;睹:看见。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,但不关心,只当没有看见
十目所视 [ shí mù suǒ shì ]
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同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葛巾野服 [ gé jīn yě fú ]
葛巾:用葛布缝制的头巾。戴葛布头巾,穿乡野粗布衣服。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
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 [ shì ér bù jiàn , tīng ér bù wén ]
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
虎视鹰扬 [ hǔ shì yīng yáng ]
扬:高举,飞起。像老虎那样雄视,像老鹰那样飞翔天空。形容人很有威仪
耳视目听 [ ěr shì mù tīng ]
用耳朵看,用眼睛听。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,可以不受器官限制。
返视内照 [ fǎn shì nèi zhào ]
原为佛教语。指用佛性对照检查。后亦指自我反省。
魂耗魄丧 [ hún hào pò sāng ]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熟视无睹 [ shú shì wú dǔ ]
熟视:经常看到,看惯;无睹:没有看见。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,但不关心,只当没有看见。
弥山遍野 [ mí shān biàn yě ]
弥:满;遍:遍及。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。形容数量很多、范围很广、声势很大
目不别视 [ mù bù bié shì ]
眼睛不往别处看。形容精神集中,专心致志。亦作“目不旁视”。
朝野上下 [ cháo yě shàng xià ]
朝野:指朝廷和民间;上下:从中央到地方。指从中央到地方,从做官的到老百姓。
标枝野鹿 [ biāo zhī yě lù ]
标枝,树梢之枝,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;野鹿,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。后指太古时代。
视同秦越 [ shì tóng qín yuè ]
先秦时秦越两国,一在西北,一在东南,相去极远。后因称疏远隔膜、互不相关为“视同秦越”。
薄今厚古 [ bó jīn hòu gǔ ]
薄:轻视,鄙薄;厚:优待,重视。重视古代,轻视现代
不屑一顾 [ bù xiè yī gù ]
不屑:不值得,不愿意;顾:看。认为不值得一看。形容极端轻视。
视下如伤 [ shì xià rú shāng ]
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。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。同“视民如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