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腹诗书:博学多才,文章写得好
斯文委地:斯文:指文人或儒者。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
生生不息:生生:中国哲学术语,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;不已:没有终止。不断地生长、繁殖。
黄金时代: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。也指国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最繁荣的时期。
同文共轨:同文: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;共轨:全国车辙阔狭相同。统一文字,统一车辙。比喻国家统一。
儒家经书: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
立地书橱: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
敏而好古:敏:勤勉。指勤勉钻研古代文化。
苦学力文:力:务。刻苦学习,努力著文
文宗学府:文章的宗伯,学问的渊府。比喻学问渊博的人。
慧业才人: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。同“慧业文人”。
推陈出新: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,剔除其糟粕,吸取其精华,创造出新的文化。
慧业文人: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。
才尽词穷:词:文词;穷:尽。才学用尽,言词枯竭。形容学识浅薄
卖弄才学: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
不通文墨:通:精通;文墨:指写文章、著述等。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
附庸风雅:附庸:依傍,追随;风雅:泛指诗歌。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,参加有关文化活动…
超神入化:神:神妙;化:化境,极高的境界。形容文艺、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
文行出处:文:学问;行:品行;出:作官;处:隐居。旧指文人的学问、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。
黼国黻家:指国家文教之治,美如锦绣。
邯郸学步:邯郸:战国时赵国的都城;学步:学习走路。比喻模仿人不到家,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。
着书立说:着:写作;立:成就;说:学说。写书或文章,创立自己的学说。
同文共规:比喻国家统一。同“同文共轨”。
风流儒雅:风流:有文采且不拘礼法;儒雅:学识深湛,气度不凡。指人文雅洒脱,学识渊博。
谈天论地:谈论天文地理。形容博学多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