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进退无门(jintuiwumen)
成语繁体:進退無門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前进无路,后退无门。形容处境十分困难,进退两难,无处容身。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答刘季章》:“吾道不幸遽失,此人馀子纷纷,才有毛发利害,便章皇失措,进退无门,亦何足为轩轾耶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奴家此时,进退无门,竟不知所往,望姐姐有以教之。 ◎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三十四回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走投无路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清·无名氏《说唐》第九回:“赶出演武场,弄得伍亮进退无门。”
近义词:进退无路
反义词:前程似锦
英文翻译:Be between two fires
困此穷途,进退无门,似羝羊触藩。
他们未能做出决定,这使她进退无门。
魏军已经占领街亭,蜀军退路被断,前路被阻,进退无门,处境危险。
前边是又厚又重的大石门,后边也是又厚又重的大石门,两扇厚重的石门都紧紧地关闭着,自已夹在中间,真正是进退无门了。
湛生虽脱网罗,但是哥哥凶性犹存,官府虽不查究,花园已经封锁,弄得归家无路,进退无门,住在此间又非长策,不觉扑籁籁泪珠抛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