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(youzegaizhi,wuzejiamian)
成语繁体: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
成语语法:复句式成语
成语解释:则:就;加:加以。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,如果有,就改正,如果没有,就用来勉励自己。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。’”宋·朱熹《集注》:“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其自治诚切如此,可谓得为学之本矣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八字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;含褒义
成语正音:则,不能读作“zhé”。
成语易错:勉,不能写作“免”。
成语例句:根据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和批评,检查自己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近义词:反躬自省
反义词:文过饰非
英文翻译:correct any mistakes you made, but maintain your good record if you did not make them (idiom)
春秋时期,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,深得孔子的喜爱,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。曾参说:“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: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?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?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?做到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”。
”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“是指对于别人指出的缺点错误,如果有,就加以改正,如果没有,就用来勉励自己, 好让自己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。则: 就。加: 加以。勉: 勉励。
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对不入耳的话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朱熹
:杨过,字改之,去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之意。
听取别人的意见,要做到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别人的批评要正确对待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党支部成员应当胸怀坦荡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这是中国人民有益的古训。
谏者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;听者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