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东倒西歪(dongdaoxiwai)
成语繁体:東倒西歪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行走不稳,身不由主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。
成语出处: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第二折:“哎,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子期使侍卫阻之。熊宜僚用手一拉,侍卫东倒西歪,二人径入殿中。 ◎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三回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
成语正音:倒,不能读作dào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子期使侍卫阻之。熊宜僚用手一拉,侍卫东倒西歪,二人径入殿中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三回)
五笔打字:AWSG
近义词:乱七八糟 七颠八倒 杂乱无章 东歪西倒 歪歪斜斜 前仰后合 东扭西歪 东横西倒
英文翻译:dilapidated; falling; out of line
①形容身不由己,倾斜不稳。②有的倒,有的歪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, 建筑物等破旧不牢固。
他醉得东倒西歪。
卡车东倒西歪地驶过街角。
他的笑话使听众东倒西歪。
醉汉东倒西歪地沿街行走。
卡车东倒西歪地堆挤在一起。
屋里家俱东倒西歪,满地狼籍。
他走起路来东倒西歪,像没吃饭。
酒鬼在大街上东倒西歪地行走。
他为了逞能,喝酒醉得东倒西歪。
那一群醉鬼东倒西歪地在街上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