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汗不敢出(hanbuganchu)
成语繁体:汗不敢出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。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。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战战栗栗,汗不敢出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状语;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鲁迅《文学和出汗》:“从评评家听谈文,都令人毛孔痉挛,汗不敢出。”
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、钟会少年时就有名气,魏文帝听说后就下令接见。文帝见钟毓脸上有汗问为什么?钟毓回答:“战战惶惶,汗出如浆。”文帝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,钟会回答道:“战战栗栗,汗不敢出。” 文帝深为喜爱。
其为世说新语 中的小故事
哈密蚩闻言战战兢兢、汗不敢出。
骨寒毛竖骨软筋麻汗不敢出汗出浃背汗出洽背。
姑父见了姑姑便如老鼠见了猫,战战兢兢,汗不敢出。
鲁部长,你这样说,我真是战战兢兢,汗不敢出啦,哈哈。
从道士听论道,从批评家听谈文,都令人毛孔痉挛,汗不敢出。
在中国,从道士听论道,从批评家听谈文,都令人毛孔痉挛,汗不敢出。
众人见得此状哪还复敢赘言,一时之间纷纷俯身伏地,战战栗栗,汗不敢出。
肯定是那些比较差的人,三百竽人人人自危,汗不敢出,个个紧张,汗流如注。
但是,我宁愿跟令狐冲做朋友,身边放着方证大师这样的人物,令我心神不定、汗不敢出。
就算我陈艾去经商,将来富甲一方了,可见了一个小小的县令,也得下跪磕头,战战兢兢,汗不敢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