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主辱臣死(zhuruchensi)
成语繁体:主辱臣死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主:君主。君主蒙受耻辱,臣子只有以死报之
成语出处:宋·张孝祥《代诸父祭伯父文》:“忠愤激发,肝胆轮囷,主辱臣死,臣敢爱身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例句: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51回:“词勃然道:‘主辱臣死,奈何不救?’”
近义词:君辱臣死
君忧臣劳,主辱臣死。
主辱臣死,名存身丧。
臣闻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
遂书绝命词: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
人臣应该坚守的大义,就是主辱臣死。
主辱臣死,名存身丧;狄人归元,三军凄怆。
臣闻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,死辱之义,职臣之由。
因此,唐太宗颇有感慨地说:朕闻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
主辱臣死,此曹当尽伏诛,今乃偃然自恣,朋比为奸,蒙蔽天日。
所谓主辱臣死,简雍怒了,声称要严重抗议,严厉谴责,把对方骂得体无完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