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邑邑不乐(yiyibule)
成语繁体:邑邑不樂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昙首传》:“暕为尚书左丞仆射,当朝用事,骞自中书令为郡,邑邑不乐,在郡卧不视事。”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ABC式成语
成语例句:明 黄道周《节寰袁公传》:“公(袁可立)既至中朝,观诸侯动静,邑邑不乐也。”宫中数见妖孽,帝春秋高,意邑邑不乐,中官因诈饰以娱之。 ★《明史·王金传》
类似成语: 邑邑什么什么的成语
邑邑不乐 (yì yì bù lè) 解释:邑邑:发愁的样子。形容心里苦闷,很少言笑。 出处:《南史·昙首传》:“暕为尚书左丞仆射,当朝用事,骞自中书令为郡,邑邑不乐,在郡卧不视事。” 示例:明 黄道周《节寰袁公传》:“公(袁可立)既至中朝,观诸侯动静,邑邑不乐也。”宫中数见妖孽,帝春秋高,意~,中官因诈饰以娱之。 ★《明史·王金传》
旦为天书使,每有大礼,辄奉天书以行,恒邑邑不乐。
子兴憾德崖甚,将甘心焉,以太祖故强释之,邑邑不乐。
公既至中朝,观诸侯动静,邑邑不乐也,数有所抵牾,欲自请外,以此失魏崔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