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春秋之义(chunqiuzhiyi)
成语繁体:春秋之義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春秋之义,不以家事废王事,今子以兄弟私恩,而绝父不灭基,可谓智乎?”示例:明 黄道周《节寰袁公传》:“逮于东汉,怀鸩捣椒,以死相勉,以为春秋之义与易殊旨,间有挂冠拂衣,盖亦疏逖无甚系着意而已。”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春秋之义,一世为善,一世宥之。
春秋之义,人臣无将,将则必诛。
春秋之义行,则天下乱臣贼\子惧焉。
余闻春秋之义,复仇为先,虽圣人不免。
何武奏言:以为春秋之义,用贵治贱,不以卑临尊。
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,必蒙首恶之名。
深念春秋之义,存於公羊,而公羊之学,传自董子。
田广明等大臣为他说情,认为春秋之义,以功覆过。
春秋之义,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官不能治,社会何由安宁。
以善为之,而不知其陷於太过,则不明於春秋之义者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