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抱恨终天(baohenzhongtian)
成语繁体:抱恨終天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恨:悔恨;终天:终身。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。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。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:“丹客住了哭,对富翁道:‘本待与主翁完成美事,少尽报效之心,论证知遭此大变,抱恨终天!’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今老母已丧,抱恨终天,身虽在彼,誓不为设一谋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一回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无法弥补的遗憾
成语正音:终,不能读作“zōnɡ”。
成语易错:抱,不能写作“报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今老母已丧,抱恨终天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一回)
反义词:心甘情愿
英文翻译:harbor an eternal sorrow
抱恨终天, 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。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或者某些事没有完成但却死去了。
今老母已丧,抱恨终天。
我老母已死,抱恨终天。
示例今老母已丧,抱恨终天。
无数先驱,壮志难酬,抱恨终天。
绝口不语,抱恨终天,块然独处,隐士流芳。
但是,文化大革命使他壮志难酬,抱恨终天。
这对毛泽东来说,恐怕是他抱恨终天的一大憾事。
量后统计还未开始,而他竟然资志以没,抱恨终天。
某今老母已丧,抱恨终天,身虽在彼,誓不为设一谋。
仅从凤姐几句话语,便勾勒出宝、黛二人抱恨终天的不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