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尺布斗粟(chibudousu)
成语繁体:尺布鬥粟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一尺布,一斗谷子。形容数量很少。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一尺布,尚可缝;一斗粟,尚可春;兄弟二人不相容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至若淮南迁蜀而死,天子闻尺布斗粟之谣,辄食甚哀。 ◎明·赵弼《酆都报应录》
成语用法:作谓语;比喻兄弟不和
成语例句:至若淮南迁蜀而死,天子闻尺布斗粟之谣,辄食甚哀。(明 赵弼《酆都报应录》)
英文翻译:brothers at loggerheads <brothers at odds>
比喻兄弟不和。刘氏兄弟因争夺王位而互相残害,民间作歌谣来讽剌他们,后遂用“尺布斗粟 、尺布之谣、一尺布、一斗粟”来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。
俄属天步方艰,谗人已胜,尺布斗粟,莫肯相容。
累代⑴义居⑵,兄弟虽至四从⑶,皆如同气⑷,尺布斗粟,人无私⑸焉。
累代义居,兄弟虽至四从,皆如同气,尺布斗粟,人无私焉。
他们是尺布斗粟的兄弟,现正在为争夺家产,大打官司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