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: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。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马”。
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:东隅:指日出处,表示早年。桑榆:指日落处,表示晚年。早年的时光消逝,如果珍惜时光,发愤图强,晚年…
江山好改本性难移: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。同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。
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:冕: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;本:树根。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,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。后用作臣下推翻国…
日月经天,河海带地:日月天天经过天空,江河天天流经大地。比喻光明正大、历久不衰
鞍不离马,甲不离身:甲:铠甲,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。
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:取上等的为准则,也只能得到中等的。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。
养儿代老,积谷防饥: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,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。同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”。
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:耕:翻松田土以备播种。不种田却有饭吃,不织布却能穿丝绸。形容不劳而获
上得天时,下得地利:指作战既有适宜的气候条件,又有优越的地理形势作依托。也形容办事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极为有利。
翻手是雨,合手是云:翻:反转;覆:反覆。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
不因一事,不长一智:智:聪明才智。不经历一件事情,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
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:比喻只有破除旧的、错误的东西,才能建立新的、正确的东西。
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: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人人都是有。
一家不成,两家现在:常用为说亲不成,但两家关系仍然照常之意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五回:“列公,你道‘两好并一好,爱亲才…
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: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,不自蹈险地。
三日不弹,手生荆棘:弹:用手指拨弄。三天不弹琴,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。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,就会生疏
有牛使牛,无牛使犊:比喻当达不到原有条件时,则降格以求。王安友《协作》六:“俗话说:‘有牛使牛,无牛使犊。’要说还是…
如闻其声,如见其人:象听到他的声音,象见到他本人一样。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。
方圆难周,异道不安: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。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: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
铁佛伤心,石人落泪:铁铸的佛会伤心,石雕的人会掉泪。形容极其悲惨可怜
取之不尽用之不竭:竭:尽,完。拿不完,用不尽。形容非常丰富。
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:文、武:指周文王和周武王。意思是宽严相结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…
祸福无门,唯人所召:门:门径;召:招致,导致。灾祸与幸福没什么定数,全由人自身招引
蝇附骥尾而致千里: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。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。
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:邑:指小城市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,也有忠信的人。指处处都有贤人
君子交绝不出恶声:绝:断绝;恶:坏;声:话。君子即使同别人断绝交往,也不说其坏话。这是儒家宣扬的处世准则。
用兵之道,以计为首:首:第一。指挥军队作战的法则,应把研究各种情况,制定谋略作为首先加以考虑的事情。
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:靡:无;初:开始;鲜:少;克:能。事情都有个开头,但很少能到终了。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…
朝朝寒食,夜夜元宵:寒食:清明节;元宵:元宵节。早晚都像过节一样。形容生活奢华,整天寻欢作乐
难得者时,易失者机:难得的是时间,容易失去的是机会。
前门去虎,后门进狼: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,又来了一个敌人。同“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”。
一夫当关,万夫莫敌:当:遮挡,阻挡。山势又高又险,一个人把着关口,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。形容地势十分险要,易守难攻
兵藏武库,马入华山:兵器藏进武库,军马放入华山。指天下太平。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: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
南山可移,判不可摇:南山:终南山;判:裁决;摇:动摇。终南山可以移动,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
心不负人,面无惭色:负:亏欠;惭:羞愧。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,表情也就会很坦然
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:姑:暂且。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
养子防老,积谷防饥: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,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。同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