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东换西 [ yí dōng huàn xī ]
一会移到东面,一会移到西面。指生活环境经常变动
循次而进 [ xún cì ér jìn ]
循:依照,顺着。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。亦作“循次渐进”、“循序渐进”。
东山复起 [ dōng shān fù qǐ ]
指再度出任要职。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。同“东山再起”。
登高自卑 [ dēng gāo zì bēi ]
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。
东张西觑 [ dōng zhāng xī qù ]
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同“东张西望”。
东观之殃 [ dōng guān zhī yāng ]
孔子任鲁司寇时,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。后用以指杀身之祸。
堆集如山 [ duī jí rú shān ]
堆集:堆积。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。形容极多
东瞻西望 [ dōng zhān xī wàng ]
瞻:观望。向东、向西观望。形容对景色的欣赏。
麻姑献寿 [ má gū xiàn shòu ]
献: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。指祝贺寿辰。
一纸空文 [ yī zhǐ kōng wén ]
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。
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 [ biǎn dàn méi zhā,liǎng tóu dǎ tā ]
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
如牛负重 [ rú niú fù zhòng ]
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。比喻生活负担极重。
土鸡瓦狗 [ tǔ jī wǎ gǒu ]
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。同“土鸡瓦犬”。
自古东丁 [ zì gǔ dōng dīng ]
东丁:象声词,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。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
乱七八糟 [ luàn qī bā zāo ]
形容无秩序,无条理,乱得不成样子。
举重若轻 [ jǔ zhòng ruò qīng ]
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。比喻能力强,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。
含菁咀华 [ hán jīng zuǐ huá ]
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。同“含英咀华”。
龙伸蠖屈 [ lóng shēn huò qū ]
形容笔势飞动,书法高超。
语无伦次 [ yǔ wú lún cì ]
伦次:条理。话讲得乱七八糟,毫无次序。
付之东流 [ fù zhī dōng liú ]
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丧失,前功尽弃,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。
老鼠过街 [ lǎo shǔ guò jiē ]
比喻害人的东西,人人痛恨。亦作“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”。
麟角凤觜 [ lín jiǎo fèng zuǐ ]
觜:鸟嘴。麒麟的角,凤凰的嘴。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。
瞠然自失 [ chēng rán zì shī ]
瞠:瞪着眼睛。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。形容失神的神态
食古如鲠 [ shí gǔ rú gěng ]
犹言食古不化。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,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。
拆东墙补西墙 [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]
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
【成语拼音】dōng xù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相传为 夏 代的大学。也是国老养老之所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夏 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。”郑玄 注:“东序、东胶亦大学,在国中王宫之东。”孔颖达 疏:“《文王世子》云:学干戈羽籥於东序。以此约之,故知皆学名也。养老必在学者,以学教孝悌之处,故於中养老。”清 昭槤《啸亭续录·千叟宴》:“百餘年间,圣祖神孙三举盛典,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,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,有过之无不及者。”后亦为国学的通称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:“诚宜束帛加璧,备礼徵聘,仍授几杖,延登东序,敷陈坟素,坐而论道。”南朝 梁 沉约《俊雅》诗之二:“义兼东序,事美西雍。”章炳麟《訄书·官统中》:“七十一圣之官命,禄尽於今,陈诸东序,不为下国缀游。”
(二)、古代宫室的东厢房,为藏图书、秘籍之所。汉 班固《典引》:“启恭馆之金縢,御东序之秘宝,以流其占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正纬》:“昔 康王 河图,陈於东序。”唐 杜甫《寄裴施州》诗:“金鐘大鏞在东序,冰壶玉衡悬清秋。”
(三)、泛指东厢房。《书·顾命》:“西序,东嚮……东序,西嚮。”孔 传:“东西厢谓之序。”三国 魏 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温房承其东序,凉室处其西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