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擿奸伏 [ fā tī jiān fú ]
发:揭发。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。形容治理政事精明
为民父母 [ wéi mín fù mǔ ]
这:作为,充当;父母:即父母官。担任地方行政长官。
国中之国 [ guó zhōng zhī guó ]
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
医时救弊 [ yī shí jiù bì ]
匡正时政的弊病。
治阿之宰 [ zhì ē zhī zǎi ]
泛指有才能、治理政务有方的官吏
陈善闭邪 [ chén shàn bì xié ]
陈:述说;善:善法美政;闭:堵塞。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,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。
抚世酬物 [ fǔ shì chóu wù ]
指治政理事,待人接物。
谈优务劣 [ tán yōu wù liè ]
善于空谈而治理政务的能力很差。
百无一能 [ bǎi wú yī néng ]
能:能力,胜任。什么都不会做。
俭故能广 [ jiǎn gù néng guǎng ]
平素俭省,所以能够富裕。
操刀伤锦 [ cāo dāo shāng jǐn ]
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,后人并而为一,比喻才能太低,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。
犬马之养 [ quǎn mǎ zhī yǎng ]
供养父母的谦辞。
蚤朝晏退 [ zǎo cháo yàn tuì ]
朝:上朝;晏:晚。清早去上朝,很晚才结束。形容古代一些帝王勤于政事。
政荒民弊 [ zhèng huāng mín bì ]
荒:荒废,荒乱;弊:劳困,困疲。政治荒乱,百姓困疲
霄鱼垂化 [ xiāo yú chuí huà ]
以之来称赞官吏的德政。
得君行道 [ dé jūn xíng dào ]
得君: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;行:实行。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
徒法不行 [ tú fǎ bù xíng ]
徒:只。光有好的法令,并不能自行于世。意思是法令必须要有人推行。
竭力尽能 [ jié lì jìn néng ]
竭:尽;力:力量;能:能力。使出全部力气与能耐。
能文能武 [ néng wén néng wǔ ]
文的武的都行。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。
不惑之年 [ bù huò zhī nián ]
不惑: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。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。
考绩黜陟 [ kǎo jì chù zhì ]
黜陟:指官吏的进退升降。考核官吏的政绩好坏来决定升降
不可轻视 [ bù kě qīng shì ]
不能够小看
因材施教 [ yīn cái shī jiào ]
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教:教育。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
破矩为圜 [ pò jǔ wéi yuán ]
矩:画方形的工具;圜:圆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
进贤用能 [ jìn xián yòng néng ]
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同“进贤任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