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珪缺璧 [ duàn guī quē bì ]
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。同“断圭碎璧”。
刻鹄类鹜 [ kè hú lèi wù ]
刻:刻画;鹄:天鹅;类:似,象;鹜:鸭子。画天鹅不成,仍有些象鸭子。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
束广就狭 [ shù guǎng jiù xiá ]
指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。
年头月尾 [ nián tóu yuè wěi ]
指从岁首到腊月底,泛指一年之中。也指《春秋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。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。
画虎成狗 [ huà hǔ chéng gǒu ]
画老虎不成,却成了狗。比喻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伦不类。
惜字如金 [ xī zì rú jīn ]
指极其节省文字,不多费笔墨。
一字千金 [ yī zì qiān jīn ]
增损一字,赏予千金。称赞文辞精妙,不可更改。
一字一珠 [ yī zì yī zhū ]
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。形容歌声婉转圆润。也比喻文章优美,辞藻华丽。
点指画字 [ diǎn zhǐ huà zì ]
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。
句斟字酌 [ jù zhēn zì zhuó ]
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,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。
胡肥锺瘦 [ hú féi zhōng shòu ]
胡:三国时的胡昭;锺:三国时的锺繇。胡昭的字体肥,锺繇的字体瘦。形容书法各擅其美。
翔鸾舞凤 [ xiáng luán wǔ fèng ]
鸾: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。凤凰翩翩起舞。比喻书画用笔生动矫健
意在笔前 [ yì zài bǐ qián ]
①指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。②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,然后着笔。亦作“意在笔先”。
豕亥鱼鲁 [ shǐ hài yú lǔ ]
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。
顺风张帆 [ shùn fēng zhāng fān ]
比喻趁着有利的情势行事。同“顺风使帆”。
薰莸不同器 [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]
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
哺糟啜醨 [ bǔ zāo chuò lí ]
吃酒糟,喝薄酒。指追求一醉。亦比喻屈志从俗;随波逐流。亦比喻文字优美,令人陶醉。同“哺糟歠醨”。
薰莸同器 [ xūn yóu tóng qì ]
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。比喻善恶同处,恶者掩善。
不易一字 [ bù yì yī zì ]
不更动一个字。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。
范张鸡黍 [ fàn zhāng jī shǔ ]
范:范式;张:张劭;鸡:禽类;黍:草本植物,指黍子。范式、张劭一起喝酒食鸡。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。
马中关五 [ mǎ zhōng guān wǔ ]
犹言鲁鱼亥豕。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。
十二金牌 [ shí èr jīn pái ]
金牌: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,用金字牌,由内侍省派人速送。比喻紧急的命令。
字斟句酌 [ zì zhēn jù zhuó ]
斟、酌:反复考虑。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,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。
百锻千炼 [ bǎi duàn qiān liàn ]
锻、炼:比喻文章的反复推敲。比喻文章字句再三推敲,力求精练
花言巧语 [ huā yán qiǎo yǔ ]
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