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精用弘 [ qǔ jīng yòng hóng ]
精:精华;用:享受,占有;弘:大。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。
戛釜撞翁 [ jiá fǔ zhuàng wèng ]
戛:敲击;釜:陶器;翁:通“瓮”,陶器。敲打锅子,碰撞陶器。比喻粗俗的音乐
窈窕冥冥 [ yǎo tiǎo míng míng ]
形容精深微妙。
成精作怪 [ chéng jīng zuò guài ]
精:精灵;怪:妖怪。变成精灵妖怪危害人间
鹘仑吞枣 [ hú lún tūn zǎo ]
把枣子整个儿吞下,不细嚼辨味。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,不加分析。
精兵猛将 [ jīng bīng měng jiàng ]
精:精锐;猛:勇猛。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
粗中有细 [ cū zhōng yǒu xì ]
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象粗鲁、随便,实际上却是审慎、细心。
精金良玉 [ jīng jīn liáng yù ]
精金:精炼的金;良玉:美玉。纯金美玉。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。
历精图治 [ lì jīng tú zhì ]
振奋精神,力图治理好国家。
精金美玉 [ jīng jīn měi yù ]
精金:精炼的金。纯金美玉。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。
恶衣粗食 [ è yī cū shí ]
恶:坏;衣:衣服;食:事物。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清苦
精诚贯日 [ jīng chéng guàn rì ]
精:精神,精力;精诚:至诚;贯:用绳子穿起来,引申为贯通。形容极端忠诚
粗通文墨 [ cū tōng wén mò ]
粗:略微;通:通晓。文墨:指写文章。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。
厉精图治 [ lì jīng tú zhì ]
图:谋求,设法。厉:奋勉。治:治理。振奋精神,设法把国家治理好。亦作“励精图治”、“厉精求治”、“厉精为治”。
没精打采 [ méi jīng dǎ cǎi ]
采:精神。形容精神不振,提不起劲头。
去芜存菁 [ qù wú cún jīng ]
芜:芜杂。除去粗糙的部分,留取其精华
蓄精养锐 [ xù jīng yǎng ruì ]
犹养精蓄锐。
精进不休 [ jīng jìn bù xiū ]
精进:专心努力上进;休:停止。指人不停追求进步
遗魂亡魄 [ yí hún wáng pò ]
指抛弃思虑,停止精神活动。
析精剖微 [ xī jīng pōu wēi ]
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。
专精覃思 [ zhuān jīng tán sī ]
覃:深入地。精心专研,深入思考。
抖擞精神 [ dǒu sǒu jīng shén ]
振作起精神。
研精静虑 [ yán jīng jìng lǜ ]
研究精微的事理,静心思考
笔精墨妙 [ bǐ jīng mò miào ]
笔触精到,着墨巧妙。形容书法、绘画、诗文等的技法巧妙,笔意精微。
精义入神 [ jing yi ru shen ]
精研事物的微义,达到神妙的境地。
【成语拼音】jīng cū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亦作“精麄”。亦作“精麤”。细微和粗大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礼乐偩天地之情,达神明之德,降兴上下之神,而凝是精粗之体,领父子君臣之节。”郑玄 注:“精粗,谓万物大小也。”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夫精粗者,期於有形者也……可以言论者,物之粗也,可以意致者,物之精也。言之所不能论,意之所不能察致者,不期精粗焉。”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终始古今,深观时变,察其精粗,则天官备矣。”
(二)、精密和粗疏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布帛精麤不中数,幅广狭不中量,不粥於市。”唐 韩愈《示儿》诗:“来过亦无事,考评道精麤。”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道无精粗,人之所见有精粗。”
(三)、精良和粗劣。《管子·地图》:“人之众寡,士之精麤,器之功苦尽知之,此乃知形者也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吴失》:“不辨人物之精粗,而委以品藻之政。”宋 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木石精麄,随宜而已。”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选择精粗,揣量肥瘠,若屠肆之鬻羊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