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饵虎口 [ chuí ěr hǔ kǒu ]
往虎口送食。比喻置身险地。
衣食所安 [ yī shí suǒ ān ]
安:养;所安:养生的东西。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
铜盘重肉 [ tóng pán zhòng ròu ]
贵重的食器,丰盛的饭菜。引申指特殊恩宠。
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 [ guó yǐ mín wéi běn,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]
本:事物的根源或根基;天:指生存的首要条件。国家以人民为根本,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
钟鸣鼎食 [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]
钟:古代乐器;鼎:古代炊器。击钟列鼎而食。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。
黜衣缩食 [ chù yī suō shí ]
节衣缩食,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,力求节约。
余食赘行 [ yú shí zhuì xíng ]
吃剩的食物,身上的赘疣。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。
食方于前 [ shí fāng yú qián ]
形容吃的阔气。同“食前方丈”。
鸡黍之膳 [ jī shǔ zhī shàn ]
黍:黄米;膳:饭食。指杀鸡做菜,用黄米做饭。比喻家常便饭
衣帛食肉 [ yì bó shí ròu ]
衣:穿。穿锦衣,吃肉食。形容生活富裕
嗷嗷待食 [ áo áo dài shí ]
嗷嗷:哀鸣声;待:等待;食:喂养。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。形容灾民受饥饿,处于困境等待援助
人浮于食 [ rén fú yú shí ]
浮:超过,多余。食:指俸禄。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。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。亦作“人浮于事”。
衣丰食饱 [ yī fēng shí bǎo ]
丰:丰富;足:足够。指衣食充足,生活富裕
山肤水豢 [ shān fū shuǐ huàn ]
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。后泛称美味。
帮狗吃食 [ bāng gǒu chī shí ]
比喻帮坏人作坏事。同“帮虎吃食”。
食不充饥 [ shí bù chōng jī ]
犹言食不果腹。指吃不饱肚子。形容生活贫困。
锦衣肉食 [ jǐn yī ròu shí ]
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。同“锦衣玉食”。
酒食地狱 [ jiǔ shí dì yù ]
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。
菲食薄衣 [ fěi shí bó yī ]
菲:微薄。微薄的衣服,粗劣的食物。形容生活十分俭朴。
靡衣媮食 [ mǐ yī tōu shí ]
靡:华丽;媮:苟且。身穿丽服,苟且而食。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。
人心不足蛇吞象 [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]
比喻人贪心不足,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。
箪食瓢饮 [ dān sì piáo yǐn ]
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。
家无斗储 [ jiā wú dòu chǔ ]
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。形容生活窘迫。
攻苦食淡 [ gōng kǔ shí dàn ]
攻:做;若:艰苦;淡:清淡。做艰苦的工作,吃清淡的食物。形容刻苦自励。
一箪一瓢 [ yī dān yī piáo ]
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。
【成语拼音】gàn shí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晚食。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奢 闻 员 不来,曰:‘楚 君、大夫其旰食乎!’”
(二)、泛指勤于政事。汉 应劭《风俗通·过誉·司空颍川韩稜》:“今 兴 官尊任重,经略千里,当听讼侍祠,班詔劝课,早朝旰食,夕惕若厉。”唐 杜甫《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》诗:“至尊方旰食,仗尔布嘉恩。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<大陆>发刊辞》:“于是大陆之君臣,乃由此而旰食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