杯水粒粟 [ bēi shuǐ lì sù ]
一杯水,一粒粟。指极少量的饮食。
饥冻交切 [ jī dòng jiāo qiē ]
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。形容无衣无食,生活极其贫困。
践土食毛 [ jiàn tǔ shí máo ]
指蒙受君恩;亦泛指起居生活。毛,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。
少吃缺穿 [ shǎo chī quē chuān ]
缺乏衣食。比喻贫困
饿虎扑羊 [ è hǔ pū yáng ]
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。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。
食不知味 [ shí bù zhī wèi ]
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同“食不甘味”。
食少事繁 [ shí shǎo shì fán ]
形容工作辛劳,身体不佳。同“食少事烦”。
耳食之言 [ ěr shí zhī yán ]
耳食:耳朵吃饭。指没有确凿的根据,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。
啮檗吞针 [ niè bò tūn zhēn ]
檗:俗称黄柏,味苦。啮檗:食用黄檗,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。吞针:将针吞下,比喻食物极难入口。形容食物难以下咽。
一噎止餐 [ yī yē zhǐ cān ]
犹因噎废食。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。
一镬之味 [ yī huò zhī wèi ]
镬:无足的鼎,古代烹煮用的器物。尝一点就知道全鼎食物的味道。比喻从已知的一部分,可以推知全部。
一飧之德 [ yī sūn zhī dé ]
飧:简单的饮食。一顿饭的恩德。比喻微小的恩惠。
一饭三吐哺 [ yī fàn sān tǔ bǔ ]
指一顿饭之间,三次停食,以接待宾客。比喻求贤殷切。
一瓶一钵 [ yī píng yī bō ]
瓶、钵:和尚的饮食器具。指和尚云游时的简单食具。形容家境贫寒
一馈十起 [ yī kuì shí qǐ ]
馈:以食物送人,这里指吃饭。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。形容事务繁忙。
壸浆箪食 [ kǔn jiāng dān shí ]
原指竹篮中盛着饭食,壶中盛着酒浆茶水,以欢迎王者的军队。后多用指百姓欢迎、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。
方丈盈前 [ fāng zhàng yíng qián ]
方丈:一丈见方;盈:满。吃饭时食物摆满一丈见方的地方。形容饮食奢华
易子而食 [ yì zǐ ér shí ]
子:指儿女。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,城内粮尽,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。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。
饥寒交切 [ jī hán jiāo qiē ]
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。形容无衣无食,生活极其贫困。
食指浩繁 [ shí zhǐ hào fán ]
食指:手的第二指。古时以手指计人口,从此指家庭人口。比喻家庭人口很多。
挨冻受饿 [ ái dòng shòu è ]
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。
食指繁多 [ shí zhǐ fán duō ]
食指:手的第二指。古时以手指计人口,从此指家庭人口。比喻家庭人口很多。
凤食鸾栖 [ fèng shí luán qī ]
鸾凤非竹实不食,非悟桐不栖。比喻高位或帝位。
让枣推梨 [ ràng zǎo tuī lí ]
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。比喻兄弟友爱。
背槽抛粪 [ bèi cáo pāo fèn ]
背:背向。像牲口一样刚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转身来拉屎。比喻忘恩负义,以怨报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