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无再来 [ shí wú zài lái ]
时机错过,不会再来。激励人要抓紧时机。
时和岁丰 [ shí hé suì fēng ]
四时和顺,五谷丰收。用以称颂太平盛世。同“时和年丰”。
玩时贪日 [ wán shí tān rì ]
指贪图安逸,旷废时日。同“玩时愒日”。
矫时慢物 [ jiǎo shí màn wù ]
矫时:矫正时俗。慢,傲慢。指对现实不满,态度傲慢。
终天之戚 [ zhōng tiān zhī qī ]
终天:终身。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
识时通变 [ shí shí tōng biàn ]
认清时势,通达权变。同“识时达变”。
箪瓢屡罄 [ dān piáo lǚ qìng ]
箪:盛饭的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匮乏。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贫寒
赏不逾时 [ shǎng bù yú shí ]
指及时行赏。
名震一时 [ míng zhèn yī shí ]
名声震动当时社会。
三牲五鼎 [ sān shēng wǔ dǐng ]
原形容祭品丰盛。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。
名倾一时 [ míng qīng yī shí ]
倾:倾慕,钦佩。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
时隐时见 [ shí yǐn shí jiàn ]
隐:隐没。见:同“现”;出现。有时隐没,有时出现。远处事物忽明忽暗。
刻不待时 [ kè bù dài shí ]
谓时间紧迫。
医时救弊 [ yī shí jiù bì ]
匡正时政的弊病。
若敖鬼馁 [ ruò áo guǐ něi ]
若敖: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;馁:饿。若敖氏的鬼受饿了。比喻没有后代,无人祭祀。
不失时机 [ bù shī shí jī ]
失:耽误,错过。时机:具有时间性的机会。不错过当前的机会。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。
各抒己见 [ gè shū jǐ jiàn ]
抒:抒发,发表。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运乖时蹇 [ yùn guāi shí jiǎn ]
指时运不佳,处于逆境。同“运蹇时乖”。
时移俗易 [ shí yí sú yì ]
移:变动;易:改换。时代变了,社会风气也变了。
齿德俱尊 [ chǐ dé jù zūn ]
齿:指人的年龄。年龄和德行都很高。常指年高德重的长者。
大放厥词 [ dà fàng jué cí ]
厥:其,他的;词:文辞,言辞。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。现用来指大发议论。
随地随时 [ suí dì suí shí ]
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;在不同的时间、地点。②任何时间、地点;时时处处。同“随时随地”。
韬晦待时 [ tāo huì dài shí ]
指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时机。
遭际时会 [ zāo jì shí huì ]
犹言逢遇时机。
簠簋不饬 [ fǔ guǐ bù chì ]
簠、簋:都是古代食器,也用作放祭品;不饬:不整饬。借指贪污。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。
【成语拼音】shí jì
【成语解释】四时的祭祀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望墓而为坛,以时祭。”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夏,诸侯如 楚,鲁、卫、曹、邾 不会。曹 邾 辞以难,公辞以时祭,卫侯 辞以疾。”《汉书·韦玄成传》:“日祭於寝,月祭於庙,时祭於便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