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石俱焚 [ yù shí jù fén ]
俱:全,都;焚:烧。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。
昆仑失火,玉石俱焚 [ kūn lún shī huǒ yù shí jù fén ]
昆仑山失火,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。比喻不分好坏,同归于尽。
穿云裂石 [ chuān yún liè shí ]
穿破云天,震裂石头。形容声音高亢嘹亮。
卵与石斗 [ luǎn yǔ shí dòu ]
鸡蛋碰石头。比喻自不量力,一定失败。
石心木肠 [ shí xīn mù cháng ]
石、木都是硬物,形容坚定不动摇。
焦沙烂石 [ jiāo shā làn shí ]
将沙烧焦,石烧烂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。
山走石泣 [ shān zǒu shí qì ]
泣:哭泣。山在移动,石头也哭泣。比喻暴政将要灭亡
匠石运金 [ jiàng shí yùn jīn ]
匠:匠人;石:人名;运:抡;斤:斧子。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,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。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。
衒玉贾石 [ zuì yù jiǎ shí ]
叫卖璧玉,实际上卖的却是石头。比喻言不副实。
躬冒矢石 [ gōng mào shǐ shí ]
指将帅亲临前线,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,不怕牺牲自己。同“躬蹈矢石”。
叩石垦壤 [ kòu shí kěn rǎng ]
叩:敲打;垦:开垦。敲石挖土。指破土动工。
石烂江枯 [ shí làn jiāng kū ]
直到石头变土,江水干涸。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
匠石运斤 [ jiàng shí yùn jīn ]
匠:匠人;石:人名;运:抡;斤:斧子。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,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。形容技艺精湛超群
以石投水 [ yǐ shí tóu shuǐ ]
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。比喻互相合得来。
石枯松老 [ shí kū sōng lǎo ]
枯:干枯。石头干裂,松树老朽。形容历时极为久远
片石韩陵 [ piàn shí hán líng ]
片石:石碑;韩陵:韩陵山,在河南安阳东,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。比喻少见的好文章
不分玉石 [ bù fēn yù shí ]
指无有区别,同归于尽。参见“玉石俱焚”。
硁硁之见 [ kēng kēng zhī jiàn ]
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
柱石之士 [ zhù shí zhī shì ]
柱石: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。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
金石之坚 [ jīn shí zhī jiān ]
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。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。
叠石为山 [ dié shí wéi shān ]
叠:重叠。把石头堆成山。指假山
石烂海枯 [ shí làn hǎi kū ]
直到石头变土,海水干涸。比喻永久。
误石为宝 [ wù shí wéi bǎo ]
误:错误。把石头误认为是宝贝。比喻真假不辨。
硁硁之愚 [ kēng kēng zhī yú ]
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
铁石心肠 [ tiě shí xīn cháng ]
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。形容心肠很硬,不为感情所动。
【成语拼音】shí qì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。《礼记·乐记》“石声磬”唐 孔颖达 疏:“石声磬者,石磬也。”唐 段安节《乐府杂录·雅乐部》:“依月排之,每面石磬及编鐘各一架。”唐 卢纶《慈恩寺石磬歌》:“灵山石磬生海西,海涛平处与山齐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周世宗显德六年》:“处士 萧承训 校定石磬,今之在县者是也。”
(二)、一种石制的耕具。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:“农业尚未十分发达,此外还有一重要的证据,便是当时的耕具还是石器(如《器物图录》中之三石磬即是犁头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