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涂同致 [ shū tú tóng zhì ]
犹殊途同归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力不同科 [ lì bù tóng kē ]
同科:同一等级。指人的力量有强弱,不能等同
生则同衾,死则同穴 [ shēng zé tóng qīn,sǐ zé tóng xué ]
衾:被子;穴:墓穴。活着同盖一条被子,死了同葬一个墓穴。形容夫妇感情深厚。
同源异派 [ tóng yuán yì pài ]
指起始、发端相同而趋向、终结不同。同“同源异流”。
异涂同归 [ yì tú tóng guī ]
通过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同气共类 [ tóng qì gòng lèi ]
气质相同,共属一类。
同恶相恤 [ tóng wù xiāng xù ]
指对共同憎恶者,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。同“同恶相助”。
砥节厉行 [ dǐ jié lì xíng ]
指磨砺操守和品行。同“砥节励行”。
万口一辞 [ wàn kǒu yī cí ]
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。比喻意见一致。
同甘共苦 [ tóng gān gòng kǔ ]
甘:甜。共同享受幸福,共同担当艰苦。
逋慢之罪 [ bū màn zhī zuì ]
不遵守法令的罪过。
同窗契友 [ tóng chuāng qì yǒu ]
同窗:同学;契:意气相合。老同学,好朋友
遣词措意 [ qiǎn cí cuò yì ]
指写文章、说话时的用词立意。同“遣辞措意”。
洁言污行 [ jié yán wū xíng ]
洁:干净;污:污秽。洁净的言辞,污秽的行为。形容言行相违,表里不一
众口一词 [ zhòng kǒu yī cí ]
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。
玉石同焚 [ yù shí tóng fén ]
焚:烧。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
齐心同力 [ qí xīn tóng lì ]
形容认识一致,共同努力。同“齐心协力”。
本同末异 [ běn tóng mò yì ]
本:本原。末:末流。比喻事物同一本原,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。
潦草塞责 [ liáo cǎo sè zé ]
潦草:草率,不精密,不认真;塞:搪塞。形容做事敷衍了事,马马虎虎,不负责任
树同拔异 [ shù tóng bá yì ]
指提倡相同的,排斥不同的。
鳌掷鲸呿 [ áo zhì jīng qù ]
比喻文辞气势磅礴,跌宕起伏。同“鳌掷鲸吞”。
殊涂同会 [ shū tú tóng huì ]
犹殊途同归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道不同不相为谋 [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]
走着不同道路的人,就不能在一起谋划。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。
遣言措意 [ qiǎn yán cuò yì ]
指写文章、说话时的用词立意。同“遣辞措意”。
遣词立意 [ qiǎn cí lì yì ]
指写文章、说话时的用词立意。同“遣辞措意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tóng cí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谓用语、称号相同。《公羊传·隐公七年》:“《春秋》贵贱不嫌同号,美恶不嫌同辞。”何休 注:“若继体君亦称即位,继弑君亦称即位。”徐彦 疏:“谓美恶不嫌者通其同辞,由是之故,《春秋》同其辞也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十餘年间,外内骚扰,远近俱发,假号云合,咸称 刘 氏,不谋而同辞。”
(二)、犹言异口同声。意见一致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﹝ 阎明 叔褒 ﹞同辞对曰:‘吾小人也。贪,馈之始至,惧其不足,故叹。’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明年春,復欲出军。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,同辞諫 恪,恪 不听。”《晋书·元帝纪》:“冠带之伦,要荒之众,不谋同辞者,动以万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