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色厉声 [ zhèng sè lì shēng ]
态度严正,言辞严厉。
正言厉颜 [ zhèng yán lì yán ]
话语严正,表情严肃。同“正言厉色”。
五斗折腰 [ wǔ dǒu zhé yāo ]
五斗:五斗米,指微薄的官俸;折腰:弯腰行礼。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。
矫国革俗 [ jiǎo guó gé sú ]
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
义正辞严 [ yì zhèng cí yán ]
义:道理;辞:言辞。理由正当充足,措词严正有力。
名正理顺 [ míng zhèng lǐ shùn ]
指名义正当,合乎道理。
折节向学 [ zhé jié xiàng xué ]
折节:改变过去的志向、作风。形容努力刻苦,奋发学习
正心诚意 [ zhèng xīn chéng yì ]
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,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。
聪明正直 [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]
头脑聪明,行为正直无私。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。
闲茶浪酒 [ xián chá làng jiǔ ]
指没正经的吃喝、浪荡
匡乱反正 [ kuāng luàn fǎn zhèng ]
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守正不移 [ shǒu zhèng bù yí ]
守:保持;移:改变。坚守正道而不改变
持平之论 [ chí píng zhī lùn ]
持平:主持公道,没有偏向。指公正的意见。也指折中、调和的话。
一言难罄 [ yī yán nán qìng ]
罄:尽,完。形容事情曲折复杂,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
折臂三公 [ shé bì sān gōng ]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
匡其不逮 [ kuāng qí bù dǎi ]
匡:纠正。逮:及,达到。不逮:达不到的地方。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。亦作“匡所不逮”。
首唱义举 [ shǒu chàng yì jǔ ]
唱:通“倡”,带头;义举:正义的举动。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
弃邪从正 [ qì xié cóng zhèng ]
指抛弃邪行,归向正道。
曲曲折折 [ qū qū zhé zhé ]
弯曲,形容事情遇到许多阻碍或受到挫折打击,不能顺利进行
屡教不改 [ lǚ jiào bù gǎi ]
多次教育,仍不改正。
公正不阿 [ gōng zhèng bù ā ]
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。
主明臣直 [ zhǔ míng chén zhí ]
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
正经八百 [ zhèng jīng bā bǎi ]
①正经的,严肃认真的。②犹名副其实。
平头正脸 [ píng tóu zhèng liǎn ]
相貌端正或姿容千篇一律。
气压山河 [ qì yā shān hé ]
气:气势。气势宏大,可以压倒山河
【成语拼音】shé zhèng
【成语解释】指正;纠正。汉 班固《白虎通·谏诤》:“臣諫君以义,故折正之也。”《新唐书·韩休传》:“休 临事或折正 嵩,嵩 不能平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神宗元丰四年》:“朝廷与 契丹 通好岁久,故事、仪式,遗散者多,每使人生事,无以折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