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武兼济 [ wén wǔ jiān jì ]
兼:并。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,能文能武
量金买赋 [ liàng jīn mǎi fù ]
指文章价值很高。
朝华夕秀 [ zhāo huá xī xiù ]
比喻有新意的文章。
踊跃输将 [ yǒng yuè shū jiāng ]
群众纷纷捐献东西以表支持。
笔歌墨舞 [ bǐ gē mò wǔ ]
指文笔奇妙精采。
骥子龙文 [ jì zǐ lóng wén ]
骥子:千里马;龙文:骏马名,旧时多指神童。原为佳子弟的代称。后多比喻英才。
识文断字 [ shí wén duàn zì ]
识字。指有一点文化知识。
兼资文武 [ jiān zī wén wǔ ]
兼资:兼有。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。指文武全才
王后卢前 [ wáng hòu lú qián ]
指诗文齐名。
润笔之资 [ rùn bǐ zhī zī ]
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
秉文经武 [ bǐng wén jīng wǔ ]
执掌文事,经营武备。
文经武略 [ wén jīng wǔ lüè ]
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。
脱口成章 [ tuō kǒu chéng zhāng ]
出口便成文章。比喻才思敏捷。
穿文凿句 [ chuān wén záo jù ]
穿:凿。指推敲文字,雕琢词句。写文章牵强附会
乃武乃文 [ nǎi wǔ nǎi wén ]
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,指其文经天地,武定祸乱。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。亦作乃文乃武。
托之空言 [ tuō zhī kōng yán ]
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
舞文玩法 [ wǔ wén wán fǎ ]
歪曲法律条文,舞弊徇私。同“舞文弄法”。
脩辞立诚 [ xiū cí lì chéng ]
原指整顿文教,树立诚信,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,不可作虚饰浮文。
朝成暮遍 [ zhāo chéng mù biàn ]
早晨刚写成,晚上就到处流传。形容文章流传迅速。
不以辞害志 [ bù yǐ cí hài zhì ]
辞:文辞;志:作品的思想内容。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。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。
文治武力 [ wén zhì wǔ lì ]
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
雕章缛彩 [ diāo zhāng rù cǎi ]
比喻文彩绚烂。
种学织文 [ zhǒng xué zhī wén ]
种:栽种,引申为培养。培养学识,积累文才
石室金匮 [ shí shì jīn guì ]
亦作“石室金鐀”。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。
出文入武 [ chū wén rù wǔ ]
指文武兼备。
【成语拼音】wén shǐ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文书记事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,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,固主上所戏弄,倡优畜之,流俗之所轻也。”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年十三学书,三冬文史足用。”
(二)、指文学、史学的著作或知识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,孙 干 之辈。”《北史·山伟传》:“伟 涉猎文史,孝明 初,元匡 为御史中尉,以 伟 兼侍御史。”唐 杜甫《送李校书二十六韵》:“十五富文史,十八足宾客。”清 孙枝蔚《送王金铉归里》诗:“晋 世擅风流,汉 贤足文史。”
(三)、指诗话、文评之类的书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“丁部集录总集类”有“文史类”一目。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,如《文心雕龙》、《诗品》等,均列入该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