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天地,感鬼神 [ dòng tiān dì,gǎn guǐ shén ]
动:感动;感:感动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
欲言无声 [ yù yán wú shēng ]
形容想说又说不出来
不可移易 [ bù kě yí yì ]
易:变换。不能动摇、改变。
淹淹一息 [ yān yān yī xī ]
形容呼吸微弱,濒于死亡。同“奄奄一息”。
姑息养奸 [ gū xī yǎng jiān ]
姑息:为求苟安,无原则地宽容;养:助长;奸:坏人坏事。无原则地宽容,只会助长坏人作恶。
殷天动地 [ yǐn tiān dòng dì ]
殷:震动。震天动地,形容声音很大
鼾声如雷 [ hān shēng rú léi ]
鼾声:熟睡时发出的鼻息声。形容睡得很深,鼾声很大。
拽巷逻街 [ zhuài xiàng luó jiē ]
指大声呼叫,惊动街坊。
蜎飞蠕动 [ yuān fēi rú dòng ]
蜎:通“翾”,飞翔。昆虫等小动物飞行或蠕动
闻风而至 [ wén fēng ér zhì ]
一听到消息就来。形容行动迅速。
勇动多怨 [ yǒng dòng duō yuàn ]
勇动:鲁莽妄动。鲁莽妄动必招致很多怨恨
动静有法 [ dòng jìng yǒu fǎ ]
动:行动;静:静处;法: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规则。指行动合乎规范
遗魂亡魄 [ yí hún wáng pò ]
指抛弃思虑,停止精神活动。
动辄得咎 [ dòng zhé dé jiù ]
辄:即;咎:过失,罪责。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。
动地惊天 [ dòng dì jīng tiān ]
惊:惊动;动:震撼。使天地惊动。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。
进退消长 [ jìn tuì xiāo cháng ]
指增减;变化。同“进退消息”。
动静有常 [ dòng jìng yǒu cháng ]
常:常规,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。指行动合乎规范。
荡气回肠 [ dàng qì huí cháng ]
荡:动摇;回:回转。形容文章、乐曲十分婉转动人。
惊群动众 [ jīng qún dòng zhòng ]
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。同“惊师动众”。
敛容息气 [ liǎn róng xī qì ]
敛容:收起笑容,态度变得严肃;息:停止。正容屏气,形容神情严肃庄重
惊天动地 [ jīng tiān dòng dì ]
惊:惊动;动:震撼。使天地惊动。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。
左书右息 [ zuǒ shū yòu xī ]
比喻倒行逆施。
按兵不动 [ àn bīng bù dòng ]
按:止住。使军队暂不行动。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。
待时而动 [ dài shí ér dòng ]
时:时机。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观机而动 [ guān jī ér dòng ]
时:时机。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【成语拼音】dòng xī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指出仕与退隐。《文选·谢朓<观朝雨>诗》:“动息无兼遂,歧路多徘徊。”李善 注:“动息犹出处。”唐 王勃《秋日宴季处士宅序》:“虽语默非一,物我不同,而逍遥皆得性之场,动息匪自然之地。”
(二)、活动与休息。《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生灵因之动息,寒暑由其递代。”
(三)、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。唐 卢照邻《乐府杂诗序》:“动息无格於温仁,颠沛安由乎正义。”宋 叶适《夫人王氏墓志铭》:“欲常候母动息,妇姑同一室处,嬉遨谐剧,不用常礼。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夜叉国》:“自此雌每守 徐,动息不相离。”
(四)、犹动静。情况,消息。《新五代史·唐臣传·安重诲》:“宦者 安希伦,坐与 重诲 交私,常与 重诲 阴伺宫中动息,事发弃市。”《宋史·韩世忠传》:“良臣 至 金 军中,金 人问王师动息,具以所见对。”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·金川之战》:“张公 为其所愚,倚为心腹,反为贼之耳目,军中动息,贼悉先知,早为备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