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口残生 [ hǔ kǒu cán shēng ]
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。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,侥幸得生
黄口孺子 [ huáng kǒu rú zǐ ]
黄口:儿童;孺子:小孩子。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。
口角春风 [ kǒu jiǎo chūn fēng ]
口角:嘴边。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。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。
口似悬河 [ kǒu sì xuán hé ]
形容能说会辨,说起来没个完。同“口若悬河”。
铁杵磨成针 [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]
杵:舂米或捶衣用的棒。将铁棒磨成细针。比喻只要有恒心,肯努力,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。
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[ gǒu kǒu lǐ shēng bù chū xiàng yá ]
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。同“狗口里吐不出象牙”。
搬口弄唇 [ bān kǒu nòng chún ]
搬:搬弄;弄:卖弄。指说长道短,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
红口白牙 [ hóng kǒu bái yá ]
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
以口问心 [ yǐ kǒu wèn xīn ]
一面口中自问,一面心中盘算。
病由口入 [ bìng yóu kǒu rù ]
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。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。同“病从口入”。
分房减口 [ fēn fáng jiǎn kǒu ]
指旧时荒年,为减轻家庭负担,维持生计,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。
针头削铁 [ zhēn tóu xuē tiě ]
形容极力刮削搜刮。
哓音瘏口 [ xiāo yīn tú kǒu ]
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
七口八嘴 [ qī kǒu bā zuǐ ]
形容人多口杂。同“七嘴八舌”。
贻人口实 [ yí rén kǒu shí ]
贻:遗留;口实:话柄。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,给人家留下了话柄。
食不充口 [ shí bù chōng kǒu ]
不能吃饱肚子。形容生活艰难困苦。同“食不餬口”。
目瞪口僵 [ mù dèng kǒu jiāng ]
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张口结舌 [ zhāng kǒu jié shé ]
结舌:舌头不能转动。张着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理屈词穷,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。
衔口垫背 [ xián kǒu diàn bèi ]
衔口: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;垫背:给死尸背上放钱。借指死亡
击缺唾壶 [ jī quē tuò hú ]
唾壶:古代的痰盂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。后也用以形容有志之士的愤慨之情。
金人缄口 [ jīn rén jiān kǒu ]
金人:铜制的人。缄口:封嘴,指缄默不言。铜人闭口不讲话。形容言词谨慎。亦作“金人三缄”。
问十道百 [ wèn shí dào bǎi ]
犹言问一答十。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。
横眉怒视 [ héng méi nù shì ]
犹言横眉努目。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
金口玉言 [ jīn kǒu yù yán ]
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。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(用在讽刺)。
口衔天宪 [ kǒu xián tiān xiàn ]
比喻说话就是法律,可以决定人的生死。同“口含天宪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tiě kǒu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旧时占卜命相者的自夸之词。谓其预测无不应验。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进果》:“住 褒城 ,走 咸京 ,细看流年与五星。生和死,断分明,一张铁口尽闻名。”
(二)、形容强硬的言词。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寄书》:“ 杞 人多事,不用忧天。我这铁口曾相券,岂同戏言。”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六章:“老兄可不要铁口无情,浇他冷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