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拏虎掷 [ lóng ná hǔ zhì ]
犹言龙争虎斗。
尺幅千里 [ chǐ fú qiān lǐ ]
一尺长的画幅,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。比喻外形虽小,包含的内容很多。
鼎湖龙去 [ dǐng hú lóng qù ]
指帝王去世。同“鼎成龙去”。
谨毛失貌 [ jǐn máo shī mào ]
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,却忽略了整体面貌。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。
画地作狱 [ huà dì zuò yù ]
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。同“画地为牢”。
胸有成竹 [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]
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。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。
体规画圆 [ tǐ guī huà yuán ]
犹言依样画葫芦。指墨守成规,一味模仿。
呼之欲出 [ hū zhī yù chū ]
呼:叫,喊。形容人像画得逼真,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。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。
龙马精神 [ lóng mǎ jīng shén ]
龙马: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。比喻人精神旺盛。
龙骧虎步 [ lóng xiāng hǔ bù ]
龙:高大的马,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;骧:马高扬着头的样子。象龙马昂首,如老虎迈步。形容气慨威武雄壮。
可人风味 [ kě rén fēng wèi ]
令人满意而又有特色的风光或事物。
馋獠生涎 [ chán liáo shēng xián ]
馋獠:贪吃的人;涎:唾液。形容人贪吃
有龙则灵 [ yǒu lóng zé líng ]
水潭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
描眉画眼 [ miáo méi huà yǎn ]
描:绘画。形容妇女喜欢打扮化妆
画策设谋 [ huà cè shè móu ]
画:谋划,筹划;设:筹划。筹划办法,图谋计策
鲤鱼跳龙门 [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]
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,就会变化成龙。比喻中举、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。也比喻逆流前进,奋发向上。
意存笔先 [ yì cún bǐ xiān ]
意:构思。指写字作画,先构思成熟,然后下笔。
龙战于野 [ lóng zhàn yú yě ]
群龙在郭野大战。比喻群雄争天下
龙御上宾 [ lóng yù shàng bīn ]
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同“龙驭上宾”。
描神画鬼 [ miáo shén huà guǐ ]
描画鬼神,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。
鼎成龙升 [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]
指帝王去世。同“鼎成龙去”。
依样画葫芦 [ yī yàng huà hú lú ]
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。比喻单纯模仿,没有创新。
元龙豪气 [ yuán lóng háo qì ]
元龙:三国时陈登,字元龙,曾慢待许氾;豪:豪放。形容性格豪放。
成竹在胸 [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]
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
古色古香 [ gǔ sè gǔ xiāng ]
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
【成语拼音】huà lóng
【成语解释】(1).绘画龙的形象。《隋书·礼仪志三》:“轜车,三品已上油幰,朱丝络网,施襈,两箱画龙。” 宋 梅尧臣 《还吴长文舍人诗卷》诗:“我辈彊追仿,画龙成蜥蜴。” 元 夏文彦 《图绘宝鉴·元朝》:“道士 吴霞 ,所居 龙虎山 ,善画龙。”(2).龙的图像。 唐 李贺 《平城下》诗:“青帐吹短笛,烟雾湿画龙。” 王琦 汇解:“画龙,即旗帜上所画者也。”《宋史·礼志五》:“﹝《画龙祈雨法》﹞坛上植竹枝,张画龙……俟雨足三日,祭以一豭,取画龙投水中。”(3).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的事物。 明 李贽 《史纲评要·后秦纪·二世》:“ 沛公 乃真好儒,后世好儒,好画龙耳。”《梅村诗话》十二引 清 苍雪师 《赠方密之》诗:“山中久不见神骏,世上人多好画龙。”参见“ 叶2公好龙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