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东就西 [ yí dōng jiù xī ]
彼此挪动转移。比喻只求暂时应付,不作长久打算。
言不二价 [ yán bù èr jià ]
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。同“言无二价”。
操券而取 [ cāo quàn ér qǔ ]
执持契券,凭证在手。
胡思乱想 [ hú sī luàn xiǎng ]
指没有根据,不切实际的瞎想。
在所不免 [ zài suǒ bù miǎn ]
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
食指浩繁 [ shí zhǐ hào fán ]
食指:手的第二指。古时以手指计人口,从此指家庭人口。比喻家庭人口很多。
郤诜高第 [ xì shēn gāo dì ]
比喻指科举高中,荣登榜首。
打破陈规 [ dǎ pò chén guī ]
打破:突破;陈规:陈旧的规章制度。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
昼警暮巡 [ zhòu jǐng mù xún ]
白天黑夜警戒。比喻防范严密。
千形一貌,百喙一声 [ qiān xíng yī mào,bǎi huì yī shēng ]
喙:鸟嘴。形容众口一辞或文章模式划一
可乘之机 [ kě chéng zhī jī ]
可以利用的时机。
移东篱,掩西障 [ yí dōng lí,yǎn xī zhàng ]
用这方面的钱、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。比喻只求暂时应付,不作长久打算。
桂枝片玉 [ guì zhī piàn yù ]
“桂林一枝、昆山片玉”的省言。指登科及第。
月中折桂 [ yuè zhōng shé guì ]
在月亮中折桂树枝。比喻科举及第。
移东掩西 [ yí dōng yǎn xī ]
用这方面的钱、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。比喻只求暂时应付,不作长久打算。
课语讹言 [ kè yǔ é yán ]
多嘴多舌,胡言乱语。
攀蟾折桂 [ pān chán shé guì ]
攀登蟾宫,折取月桂。喻科举登第。
鞭打快牛 [ biān dǎ kuài niú ]
越是走得快的牛,越是用鞭子打它,让它走得更快。比喻赏罚不明,奖懒罚勤
吞风饮雨 [ tūn fēng yǐn yǔ ]
犹言餐风宿露。形容四处奔波,生活艰辛。
折桂攀蟾 [ zhē guì pān chán ]
蟾:蟾蜍。折月中桂花,攀月中蟾蜍。比喻科举及第
风檐寸晷 [ fēng yán cùn guǐ ]
风檐:科举时代的考场;晷:日影;寸晷:寸阴,极短的时间。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,时间紧迫,十分艰苦
满堂灌 [ mǎn táng guàn ]
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。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
耳目喉舌 [ ěr mù hóu shé ]
喉舌:代言人。比喻作为搜集、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
百下百着 [ bǎi xià bǎi zháo ]
犹言百发百中,万无一失。同“百下百全”。
循名责实 [ xún míng zé shí ]
循:依照;责:要求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,使得名实相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