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口逆耳 [ kǔ kǒu nì ěr ]
苦口:药吃起来特别苦;逆耳: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。形容真诚的规劝。
化若偃草 [ huà ruò yǎn cǎo ]
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。形容教化之易推行。
亿辛万苦 [ yì xīn wàn kǔ ]
极言辛苦之甚。
打草蛇惊 [ dǎ cǎo shé jīng ]
打草惊了草里的蛇。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同“打草惊蛇”。
穷苗苦根 [ qióng miáo kǔ gēn ]
比喻处境贫苦的人
碧草舅茵 [ bì cǎo jiù yīn ]
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着的褥子。常指可供临时休息的的草地。
兀兀穷年 [ wù wù qióng nián ]
兀兀:劳苦的样子;穷年:终年。一年到头辛苦劳动,勤劳不懈
哑子吃苦瓜 [ yǎ zǐ chī kǔ guā ]
比喻有苦说不出。
剪草除根 [ jiǎn cǎo chú gēn ]
除草时要连根除掉,使草不能生长。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
伶仃孤苦 [ líng dīng gū kǔ ]
伶仃:孤独,没有依靠。孤单困苦,没有依靠。
衰草寒烟 [ shuāi cǎo hán yān ]
衰草:衰败的野草;寒烟: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。比喻空旷偏僻,冷落荒凉。
煨干避湿 [ wēi gàn bì shī ]
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。同“煨干就湿”
望秋先陨 [ wàng qiū xiān yǔn ]
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。也比喻未老先衰
苦不堪言 [ kǔ bù kān yán ]
堪:能。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,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。
长林丰草 [ cháng lín fēng cǎo ]
幽深的树林,茂盛的野草。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,旧常喻隐居之地。
劳苦功高 [ láo kǔ gōng gāo ]
出了很多力,吃了很多苦,立下了很大的功劳。
劳筋苦骨 [ láo jīn kǔ gǔ ]
指劳动繁重,使筋骨疲劳痛苦。
草莽英雄 [ cǎo mǎng yīng xióng ]
草莽:草丛,草野。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。
忧能伤人 [ yōu néng shāng rén ]
忧:愁苦,忧虑。忧郁愁苦的情感能损伤人的健康
坚苦卓绝 [ jiān kǔ zhuó jué ]
坚苦:坚忍刻苦;卓绝:超过一般。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。
愁眉苦眼 [ chóu méi kǔ yǎn ]
形容愁苦的神色。
尝胆眠薪 [ cháng dǎn mián xīn ]
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不弃草昧 [ bù qì cǎo mèi ]
草昧:原始,未开化。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。用作谦词。
熬枯受淡 [ áo kū shòu dàn ]
指忍受清苦的生活。
苦乐之境 [ kǔ lè zhī jìng ]
境:境地。痛苦与欢乐的境界
【成语拼音】kǔ cǎo
【成语解释】药草名。茅蒲类植物,生湖泽中,能治妇科病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:“岁欲苦,苦草先生。”原注:“葶藶。” 宋 陈师道 《后山谈丛》卷二:“谚曰:‘甘草先生则麦熟,苦草先生则人疫。’甘草,薺;苦草,黄蒿也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夏日园居杂咏》之十:“苦草王瓜随地满,芋魁豆饭一生过。”《天雨花》第十三回:“参汤煎好忙忙送,又烧苦草那消停。”英文翻译1.{植} eel grass; tape gra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