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戎相见 [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]
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十围五攻 [ shí wéi wǔ gōng ]
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,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。
兵无常势 [ bīng wú cháng shì ]
常:不变;势:形势。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。
转斗千里 [ zhuǎn dòu qiān lǐ ]
指长途转辗作战。
遣将征兵 [ 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 ]
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同“遣兵调将”。
借贼兵,赍盗粮 [ jiè zéi bīng,jī dào liáng ]
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
兵燹之祸 [ bīng xiǎn zhī huò ]
兵燹:战乱所造成的破坏。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。
治兵以信 [ zhì bīng yǐ xìn ]
治兵:管理军队,训练军队。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
缮甲厉兵 [ shàn jiǎ lì bīng ]
缮甲:修理铠甲;厉:磨砺;兵:武器。指作军事准备
兵在精而不在多 [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 ]
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。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。
精兵勇将 [ jīng bīng yǒng jiàng ]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
借寇兵,赍盗粮 [ jiè kòu bīng,jī dào liáng ]
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
兵戈扰攘 [ bīng gē rǎo rǎng ]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扰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。
兵连祸结 [ bīng lián huò jié ]
兵:战争;连:接连;结:相联。战争接连不断,带来了无穷的灾祸。
寸铁杀人 [ cùn tiě shā rén ]
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。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。
积甲山齐 [ jī jiǎ shān qí ]
兵甲堆叠如山。极言其多。
首唱义兵 [ shǒu chàng yì bīng ]
唱:通“倡”,带头;兵:战斗。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
兵销革偃 [ bīng xiāo gé yǎn ]
销毁兵器,放下甲盾。指太平无战事。
兵强马壮 [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]
兵力强盛,战马健壮。形容军队实力强,富有战斗力。
精兵强将 [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 ]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
枕戈达旦 [ zhěn gē dá dàn ]
枕着兵器,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报国心切。同“枕戈待旦”。
兵戈抢攘 [ bīng gē chēng rǎng ]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抢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
乘虚迭出 [ chéng xū dié chū ]
虚:空虚、弱点。迭:屡次。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。
弄兵潢池 [ nòng bīng huáng shi ]
比喻起兵。有不足道之意。潢池,积水池。
瓦合之卒 [ wǎ hé zhī zú ]
瓦合:碎瓦相拼合。卒:士兵。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。比喻没有组织纪律的军队。
【成语拼音】bīng shǐ
【成语解释】箭名。枉矢和絜矢。主要用于守城和车战等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矢人》:“兵矢、田矢五分。二在前,三在后。” 郑玄 注:“兵矢,谓枉矢、絜矢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