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登大雅 [ bù dēng dà yǎ ]
大雅:高贵典雅。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。
自知而不自见 [ 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 ]
自知:有自知之明;自见:自我显示。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
毛举糠秕 [ máo jǔ kāng bǐ ]
毛举:琐碎列举。糠秕:谷类废弃不可食的部分。比喻不厌其烦地列举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事物。
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 [ bài shì yǒu yú,chéng shì bù zú ]
指非但办不好事情,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。
疑似之迹,不可不察 [ yí sì zhī jì,bù kě bù chá ]
疑似:既象又不象。不分明而想像的迹象,不能不仔细考察。指不被事物相似的表面现象所迷惑。
草率将事 [ cǎo shuài jiāng shì ]
指办事马虎不认真。
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 [ fán shì yù zé lì bù yù zé fèi ]
豫:通“预”,事先准备。指做任何事情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
见贤不隐 [ jiàn xián bù yǐn ]
贤:道德高尚的人;隐:隐藏。看见道德高尚的人不去埋没
粗心大气 [ cū xīn dà qì ]
粗:粗疏;气:人的精神状态。指做事不细心,随便马虎
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 [ yī yè zhàng mù,bù jiàn tài shān ]
蔽:遮。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
作事不时 [ zuò shì bù shí ]
不时:不合时宜。做事违背农时。泛指不合时宜
日月交食 [ rì yuè jiāo shí ]
指日蚀和月蚀;比喻彼此争斗,做了冤家对头。
行不苟容 [ xíng bù gǒu róng ]
做事有主见,不附和别人
牵合附会 [ qiān hé fù huì ]
犹言牵强附会。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。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,混为一谈。
承颜候色 [ chéng yán hòu sè ]
看人脸色行事,不敢有不同意见。
伴食中书 [ bàn shí zhōng shū ]
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。
烟销灰灭 [ yān xiāo huī miè ]
比喻事物消失,不见踪迹。
眉目不清 [ méi mù bù qīng ]
眉目:条理。事物条理不清或文章没有条理
无事不登三宝殿 [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]
比喻没事不上门。
人事不醒 [ rén shì bù xǐng ]
指昏迷不醒,失去知觉。同“人事不省”。
愤恨不平 [ fèn hèn bù píng ]
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,感到气愤
兔角牛翼 [ tù jiǎo niú yì ]
兔不生角,牛不长翼,故以之比喻不合情理之事。
不如意事常八九 [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 ]
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
一动不如一静 [ 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]
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,还是不做为好。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无所不有 [ wú suǒ bù yǒu ]
什么都有(多指不好的事物)。
【成语拼音】bú jiàn shì
【成语解释】犹言不晓事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夏侯玄传》“临斩东市,颜色不变” 裴松之 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 玄 难曰:‘ 士宗 ,卿何不见事乎?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, 子元 、 子上 不吾容也。’”《资治通鉴·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》载此事, 胡三省 注云:“不见事,犹今人言不晓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