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词夺正 [ qiǎng cí duó zhèng ]
指无理强辩,明明没理硬说有理。同“强词夺理”。
干云蔽日 [ gān yún bì rì ]
干:冲;蔽:遮挡。冲上云霄,挡住太阳。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。
连理之木 [ lián lǐ zhī mù ]
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。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。
强本弱末 [ qiáng běn ruò mò ]
犹强干弱枝。比喻削减地方势力,加强中央权力。
马壮人强 [ mǎ zhuàng rén qiáng ]
犹言人强马壮。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。
被赭贯木 [ bèi zhě guàn mù ]
赭:赭衣,古代囚衣;木:指“三木”。加在手足上的刑具。穿囚衣,戴刑具
夸强道会 [ kuā qiáng dào huì ]
会:能。夸耀自己能力强、本事大。亦作“夸强说会”。
锄强扶弱 [ chú qiáng fú ruò ]
铲除强暴,扶助弱者。
强弩末矢 [ qiáng nǔ mò shǐ ]
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,起不了什么作用。同“强弩之末”。
朽木粪土 [ xiǔ mù fèn tǔ ]
朽木:烂木头;粪土:脏土臭泥。比喻不堪造就、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。
木讷寡言 [ mù nè guǎ yán ]
木讷:质朴而不善辞令。质朴而不善于说话。
争强好胜 [ 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 ]
争:争夺;强:优胜;好:喜爱。争为强者,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。
草木俱朽 [ cǎo mù jù xiǔ ]
象草木一样死去,世人并不知道。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。
抑强扶弱 [ yì qiáng fú ruò ]
抑:压制;扶:帮助。压制强暴,扶助弱小。
强自取折 [ qiáng zì qǔ shé ]
指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。同“强自取柱”。
绿林强盗 [ lù lín qiáng dào ]
指山林的强盗。
与草木俱灰 [ yǔ cǎo mù jù huī ]
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。指默默无闻地死去
亡猿灾木 [ wáng yuán zāi mù ]
比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。同“亡猿祸木”。
葱蔚洇润 [ cōng wèi yīn rùn ]
葱蔚:草木茂盛的样子;洇润:润泽。形容草木繁盛润泽充满生机
形如槁木 [ xíng rú gǎo mù ]
槁:枯干。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
榆木脑袋 [ yú mù nǎo dài ]
比喻思想顽固。亦作“榆木脑壳”。
枯形灰心 [ kū xíng huī xīn ]
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。形容极端消极。
木朽不雕 [ mù xiǔ bù diāo ]
朽:烂;雕:雕刻。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进,不可造就
按强助弱 [ àn qiáng zhù ruò ]
按:抑制。抑制强暴,扶助弱小
强嘴拗舌 [ jiàng zuǐ niù shé ]
说话倔强的样子。
【成语拼音】mù jiàng
【成语解释】质直刚强。《汉书·张周赵任等传赞》:“ 周昌 ,木强人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其强质如木石然。”《旧唐书·朱朴传》:“ 朱朴 者, 乾寧 中为国子博士。腐儒木强,无他才伎。” 宋 张邦基 《墨庄漫录》卷二:“﹝ 侯恩 ﹞为人,刚方不挠,好面折人,一州号为木强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一员官》:“是时 泰安 知州 张公 ,人以其木强,号之‘橛子’。” 郭沫若 《豕蹄·楚霸王自杀》:“他本来是一位木强的人,但因为打了败仗以来的经验,却使他聪明了好些。”麻木僵硬。强,通“ 僵 ”。 清 周亮工 《书诗册后与吴冠五》:“记初冬时,予与 冠五 夜坐为诗,漏下数十刻,北地早寒,十指木强。”木彊:1.质直刚强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 勃 为人木彊敦厚, 高帝 以为可属大事。”《陈书·傅縡传》:“﹝ 傅縡 ﹞性木彊,不持检操,负才使气,陵侮人物。” 宋 楼钥 《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》诗:“朴拙胜巧心,好佞寧木彊?” 章炳麟 《革命道德说》:“上自 萧何 、 曹参 ,其下至于 王陵 、 周勃 、 樊噲 、 夏侯婴 之徒,大抵木彊少文,不识利害。”(2).指质直刚强之人。《新唐书·魏元忠传》:“主恚曰:‘ 山东 木彊安知礼?阿母子尚为天子,我何嫌?’宫中谓 武后 为阿母子,故主称之。” 唐 韦瓘 《周秦行纪》:“ 戚夫人 诗曰:‘自别 汉 宫休 楚 舞,不能粧粉恨君王。无金岂得迎 商叟 , 吕氏 何曾畏木彊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