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逖之誓 [ zǔ tì zhī shì ]
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
显祖扬名 [ xiǎn zǔ yáng míng ]
指使祖宗显耀,使名声传扬。
嘎七马八 [ gǎ qī mǎ bā ]
指毫无条理,乱七八糟
不祧之祖 [ bù tiāo zhī zǔ ]
祧: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。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。
昂藏七尺 [ áng cáng qī chǐ ]
昂藏:登记表雄伟、气度不凡的样子;七尺:七尺高的身躯。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
显祖扬宗 [ xiǎn zǔ yáng zōng ]
指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。
诃佛骂祖 [ hē fó mà zǔ ]
佛教语,斥骂佛祖,比喻不受前人束缚。
七足八手 [ qī zú bā shǒu ]
形容慌张乱闯。同“七脚八手”。
柴米油盐酱醋茶 [ chái mǐ yóu yán jiàng cù chá ]
旧指开门七件事,指必备的生活用品。
七孔生烟 [ qī kǒng shēng yān ]
形容气愤到极点。同“七窍生烟”。
七行俱下 [ qī háng jù xià ]
读书,同时读七行。比喻非常聪明。
认祖归宗 [ rèn zǔ guī zōng ]
①寻认祖先,并归还本宗。②喻指回归故土。
祖宗家法 [ zǔ zōng jiā fǎ ]
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。
七窍流血 [ qī qiào liú xuè ]
七窍:指人头上的七个孔,即两眼、两耳、两鼻孔和口。口鼻等处往外流血
七步八叉 [ qī bù bā chā ]
相传曹植七步成诗,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
成佛作祖 [ chéng fó zuò zǔ ]
佛教语。指修成佛道,成为祖师。比喻获得杰出成就。
祖龙一炬 [ zǔ lóng yī jù ]
祖龙:秦始皇。指秦始皇焚书。比喻一把火烧掉
七张八嘴 [ qī zhāng bā zuǐ ]
形容人多语杂。同“七嘴八张”。
祖述有自 [ zǔ shù yǒu zì ]
祖述: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为和学说。指效法前人,又有自己的创新
七擒七纵 [ qī qín qī zòng ]
三国时,诸葛亮出兵南方,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,放了七次,使他真正服输,不再为敌。比喻运用策略,使对方心服。
七舌八嘴 [ qī shé bā zuǐ ]
形容人多口杂。同“七嘴八舌”。
七步奇才 [ qī bù qí cái ]
有七步成诗的才能。比喻人有才气,文思敏捷
三征七辟 [ sān zhēng qī pì ]
三、七:泛指多次;征、辟:征召,荐举。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
世代相传 [ shì dài xiāng chuán ]
祖祖辈辈传下来。
七口八嘴 [ qī kǒu bā zuǐ ]
形容人多口杂。同“七嘴八舌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qī zǔ
【成语解释】(1).七代祖先。 前蜀 杜光庭 《中元众修金箓斋词》:“臣等九玄七祖,受福诸天,貽祚流祥,传休无极。”(2).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。华严宗以 马鸣 、 龙树 、 杜顺 、 智俨 、 法藏 、 澄观 、 宗密 为七祖。禅宗南宗以 达摩 、 慧可 、 僧璨 、 道信 、 弘忍 、 慧能 、 神会 为七祖。禅宗北宗以 弘忍 的另一弟子 神秀 为六祖, 普寂 为七祖。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身许双峰寺,门求七祖禪。” 唐 吕岩 《与潭州智度寺慧觉》诗:“请师开説西来意,七祖如今未有人。”参阅《景德传灯录·弘辩禅师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