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徵不信 [ wú zhēng bù xìn ]
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上焉者虽善无徵,无徵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” 郑玄 注:“徵,或为证。” 明 李…
民无信不立 [ mín wú xìn bù lì ]
无信:缺乏信任;不立:立不起来人民如果对国家缺乏信任,这个国家就不稳固。
音稀信杳 [ yīn xī xìn yǎo ]
杳:深远,无影无声。音信一点也得不到
无征不信 [ wú zhēng bù xìn ]
征:证据,验证。没有证据的话或事不可信。
无天无日 [ wú tiān wú rì ]
犹言不见天日。比喻社会黑暗,见不到一点光明。
自食其言 [ zì shí qí yán ]
指说了话不算数。
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 [ rén ér wú xìn,bù zhī qí kě ]
信:信用;其:那;可:可以,行。一个人不讲信用,真不知道怎么能行。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。
治兵以信 [ zhì bīng yǐ xìn ]
治兵:管理军队,训练军队。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
耳闻目见 [ ěr wén mù jiàn ]
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。
言不由衷 [ yán bù yóu zhōng ]
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,即说的不是真心话。指心口不一致。
宁可信其有 [ nìng kě xìn qí yǒu ]
宁:宁愿。宁愿相信它有
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 [ nìng kě xìn qí yǒu,bù kě xìn qí wú ]
宁:宁愿。宁愿相信它有,不可相信它没有。指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
昌亭之客 [ chāng tíng zhī kè ]
下乡(属江苏省淮阴市)南昌亭长的食客。原指汉淮阴侯韩信。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。
颠颠倒倒 [ diān diān dǎo dǎo ]
①指神思迷糊错乱。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,不可置信。
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 [ yán ér wú wén,xíng zhī bù yuǎn ]
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
一予一夺 [ yī yǔ yī duó ]
予:给予。一次给予,一次夺回。指反复无常,不讲信用
尽信书不如无书 [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]
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
兼人之勇 [ jiān rén zhī yǒng ]
兼人:一人抵多人;勇:勇敢。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。形容十分勇敢。
信不由衷 [ xìn bù yóu zhōng ]
信:诚实;衷:内心。诚实不是出于内心。比喻假意敷衍
心无旁骛 [ xīn wú páng wù ]
旁;另外的;骛:追求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,形容心思集中,专心致志。
大车无輗 [ dà chē wú ní ]
輗: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。大车没有輗难以前进。比喻人不守诚信难以立足
分毫不值 [ fēn háo bù zhí ]
形容没有任何价值。同“分文不直”。
半信不信 [ bàn xìn bù xìn ]
指不完全相信。
信口胡诌 [ xìn kǒu hú zhōu ]
信口:随便开口。毫无根据、不负责任的乱说。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
半信半疑 [ bàn xìn bàn yí ]
有点相信,又有点怀疑。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。
【成语拼音】wú zhēng bù xìn
【成语解释】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上焉者虽善无徵,无徵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” 郑玄 注:“徵,或为证。” 明 李贽 《复宋太守书》:“且无徵不信久矣,苟不取陈语以相证,恐听者益骇愕。故凡论説,必据经引传,亦不得已耳。” 郭沫若 《十批判书·孔墨的批判》:“所谓 夏 礼、 殷 礼都已文献无征,‘无征不信’,故他重视的是‘郁郁乎文哉’的 周 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