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高基下 [ qiáng gāo jī xià ]
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。
俭可养廉 [ jiǎn kě yǎng lián ]
俭:节俭;廉:廉洁。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。
名书竹帛 [ míng shū zhú bó ]
书:书写,记载;竹帛:史书。把名字留在史书上。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
不度德,不量力 [ bù dù dé,bù liáng lì ]
度:衡量。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,不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。
盘古开天地 [ pán gǔ kāi tiān dì ]
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。
瓦釜之鸣 [ wǎ fǔ zhī míng ]
瓦釜:古代简单的乐器,比喻庸才。庸才显赫。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,威风一时
众星拱辰 [ zhòng xīng gǒng chén ]
拱:环绕,拱卫。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指有德的国君在位,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
旁行斜上 [ páng xíng xié shàng ]
原指《史记》中的《三代世表》、《十二诸侯年表》等。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、谱牒等。
尊贤爱才 [ zūn xián ài cái ]
尊重和爱护有道德和才能的人
世道人心 [ shì dào rén xīn ]
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。
宣化承流 [ xuān huà chéng liú ]
宣布恩德,承受风教。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。
一飧之德 [ yī sūn zhī dé ]
飧:简单的饮食。一顿饭的恩德。比喻微小的恩惠。
妒贤嫉能 [ dù xián jī néng ]
妒、嫉:因别人好而忌恨。对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。
耆年硕德 [ qí nián shuò dé ]
耆:古称六十岁为耆,泛指年高。硕:大。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。
嫉闲妒能 [ jī xián dù néng ]
嫉、妒:因别人好而忌恨。对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。
法无二门 [ fǎ wú èr mén ]
指法律统一,前后一致,不能随意变通。同“法出一门”。
攀今比昔 [ pān jīn bǐ xī ]
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
天地开辟 [ tiān dì kāi pì ]
指前所未有,有史以来头一次
铭刻心骨 [ míng kè xīn gǔ ]
比喻感念极深,永远不忘
睚眦必报 [ yá zì bì bào ]
睚眦:发怒时瞪眼睛,借指极小的仇恨。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。比喻心胸极狭窄。
铭心刻骨 [ míng xīn kè gǔ ]
刻写在心上骨上,形容记忆深刻,难以忘记。
渊停山立 [ yuān tíng shān lì ]
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,如高山耸立。
三从四德 [ sān cóng sì dé ]
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。
方正贤良 [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]
方正:正直;贤良:才能,德行好。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,唐宋沿用,设贤良科。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
经武纬文 [ jīng wǔ wěi wén ]
经:丝织品的直线;武:武功;纬:丝织品的横线;文:文治。以武功和文德治理国家
【成语拼音】shǐ dé
【成语解释】指史家守正不阿的品德。 清 章学诚 《文史通义·史德》:“能具史识者,必知史德;德者何?谓著书者之心术也。” 范文澜 《<中国通史简编>绪言》:“坚守 晋 董狐 、 齐 太史直笔而书的传统史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