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石问路 [ tóu shí wèn lù ]
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
雨栋风帘 [ yǔ dòng fēng lián ]
形容高敞华美的楼阁。
落阱下石 [ luò jǐng xià shí ]
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。同“落井下石”。
近水楼台 [ jìn shuǐ lóu tái ]
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。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。
得月较先 [ dé yuè jiào xiān ]
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。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。
玉石俱烬 [ yù shí jù jìn ]
美玉和石头一样被烧毁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
琥珀拾芥 [ hǔ pò shí jiè ]
琥珀:植物化石;芥:小东西。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
临危下石 [ lín wēi xià shí ]
在人家处于危急时向他扔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,加以打击
石泐海枯 [ shí lè hǎi kū ]
直到石头碎裂,海水干涸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。
裂石停云 [ liè shí tíng yún ]
震开山石,使行云停住。形容声音高亢嘹亮,婉转动人
敲金击石 [ qiāo jīn jī shí ]
金、石:指钟磬一类的乐器。演奏钟磬等乐器。也形容声音铿锵。
垫脚石 [ diàn jiǎo shí ]
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。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
精诚所加,金石为开 [ jīng chéng suǒ jiā jīn shí wéi kāi ]
精诚:至诚,真心诚意;加:施及。人的诚心所到,能感动天地,使金属和石头毁坏
海枯石烂 [ hǎi kū shí làn ]
海水干涸、石头腐烂。形容历时久远。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。
下井投石 [ xià jǐng tóu shí ]
见人掉进井里,不但不搭救,反而向井里仍石头。
躬蹈矢石 [ gōng dǎo shǐ shí ]
指将帅亲临前线,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,不怕牺牲自己。
飞沙转石 [ fēi shā zhuǎi shí ]
飞:使飞扬;转:滚动。沙土飞扬,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迅猛
金石可开 [ jīn shí kě kāi ]
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,力量无穷。同“金石为开”。
就石磨刀 [ jiù shí mó dāo ]
就:迁就。比喻用力多,得益少。
带砺河山 [ dài lì hé shān ]
带:衣带。砺:磨刀石。河:黄河。山:泰山。黄河如衣带,泰山像磨刀石。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…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[ tā shān zhī shí,kě yǐ gōng yù ]
攻:琢磨。别的山上的石头,能够用来琢磨玉器。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。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。
自古东丁 [ zì gǔ dōng dīng ]
东丁:象声词,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。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
板上钉钉 [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]
在石板上钉上铁钉。比喻事情已经决定,不能改变。
悬驼就石 [ xuán tuó jiù shí ]
比喻用力多,得益少。
金玉良缘 [ jīn yù liáng yuán ]
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。后泛指美好的姻缘。
【成语拼音】shí lóu
【成语解释】(1).石牌坊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淯水》:“水南道侧有二石楼,相去六七丈,双跱齐竦,高可丈七八,柱圆围二丈有餘,石质青緑,光可以鉴。其上欒櫨承栱,雕簷四注,穷巧綺刻,妙絶人工。” 清 黄生 《义府》卷下:“墓上石楼,盖即今石牌坊,又谓之牌楼。”(2).石筑的楼台。 唐 韦应物 《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》诗:“聊登石楼憩,下观潭中鱼。” 宋 梅尧臣 《石楼》诗:“山腰古石楼,杳蔼石梯上。”